中新網3月7日電(張乃月)3月以來,中國經濟熱點頻出。全國兩會期間,不少國際媒體與分析師看到,中國不斷釋放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積極信號,令市場感到放心。
彭博社在報道中指出,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以來,市場反應積極:3月4日,MSCI中國指數已比1月低點時高出21%;5日、6日,該指數持續上升。
路透社稱,3月6日,高盛將新興市場指數的12個月目標點位從1190上調至1220,原因是預期中國人工智能推動下反彈的中國股市可能提振其他市場。
“春江水暖鴨先知?!苯洕邉萑绾危Y本市場的感知往往十分敏銳。當下,國際資本為何持續看好中國經濟?
紐約梅隆銀行駐香港亞太區高級策略師認為,202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可被視為“積極且重要的增長穩定因素”。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既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經濟增長潛力和有利條件支撐,并與中長期發展目標相銜接,突出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的鮮明導向。
彭博社認為,“5%左右”的目標“雄心勃勃”,可以看出中國保持增長的決心“非常明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赤字率擬按4%左右安排。高盛指出,兩會期間宣布的財政刺激措施,有助于穩定增長并提升市場情緒。
在瑞聯銀行(UBP)董事總經理Vey-Sern Ling看來,5%的增長目標強勁,4%的預算赤字意味著政府愿意支持經濟,會令市場感到放心。
資料圖:工程師正在訓練人形機器人采集信息。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中國科創企業的亮眼表現亦被視作經濟的積極信號。
2025年以來,中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以更低的成本和算力需求實現了世界一流模型的性能,活力十足地登上世界舞臺。
“DeepSeek刺激了市場對中國股票的需求,中國科技巨頭正將曾經不可戰勝的美國同行甩在身后。許多投資者表示,這種優異表現還有繼續擴大的空間。”彭博社指出。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中國的DeepSeek、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等嶄露頭角,中國硬核科技產業進入收獲期,給市場注入新的信心。
2025年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 中新社記者 楊可佳 攝多家外媒關注到,人工智能熱度高漲之際,中國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
CNN報道稱,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6日,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在記者會上表示,將組建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就是要聚焦硬科技、堅持長周期、提高容錯率,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
為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表示,近期,人民銀行將會同證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同時,將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
新加坡《海峽時報》援引分析指出,這一系列舉措是對科技創新“強有力的大規模推動”,中國希望表明,其已準備好繼續開拓創新之路所需的工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