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1日電 全國人大代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東林11日說,要推動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轉化。
當天,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舉行。談及如何更好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李東林表示,要發揮科技創新的“高能量牽引”。
他介紹,該公司每年研發投入約占營業收入的8%,重點解決像軌道交通的安全、動力、控制等各系統的關鍵難題,成功實現了從功率芯片、算法軟件、關鍵部件到系統集成的自主化,有力支撐了中國軌道交通的全面領先、全鏈領跑。
“前不久,全球最快的CR450高速動車組樣車成功下線,運營時速可達400公里,我們為其提供了最強勁的動力以及最精準的控制方案。”李東林說。
李東林稱,要推動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轉化”。一是“聚變”。株洲軌道交通產業有400多家鏈上企業、28家國家級創新平臺、34所職業院校,這種高度集聚的“產學研”生態,極大縮短了成果轉化的時間,打造了從“一個想法”到“一款產品”的“快車道”。
二是“裂變”。“我們依托軌道交通的技術積累,裂變孵化了清潔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了交通與能源裝備雙集群相互支撐的發展格局。”李東林說。
他并表示,要加強科技人才的“高質量供給”。近年來,該公司聚焦人才“引得進、留得住、出得彩”,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圍繞智能與算法、電力電子、新型電力系統等前沿技術,建立了新型實驗室,設立了“人才特區”;和地方共建智能科學研究院,吸引國內外頂尖的AI人才,打造內陸城市的人才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