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3月18日電 (梁欽卿 賈楠)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汽研”)18日聯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我國汽車行業首批增程器綜合性能認證,賽力斯和深藍汽車獲頒“乘用車增程器綜合性能之星”。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品類中,增程式電動汽車憑借“無續航焦慮”優勢成為市場重要分支。增程器是增程式電動車的“充電寶”,通過燃油發電為電池補能,兼具電動車駕駛體驗和燃油車長續航優勢。
中國汽研環保與健康中心環保技術開發室副主任余浩表示,近年來,增程式混合動力技術高速發展,實現了綠色出行與超長續航的完美融合。但是,當前針對增程器的性能評價還比較單一,難以滿足市場和技術發展的需求。
“我們的初衷是針對增程器的性能,構建綜合性、體系化的評價方法,為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提供更直觀的參考。”余浩說。
在此背景下,中國汽研聯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布了《乘用車增程器綜合性能測試評價規程》,從能效系數、能量密度、振動噪聲三個維度建立科學評估標準,分別反映了用戶關心的混動車節能問題、混動車零部件緊湊性問題、混動車用戶體驗問題,既解決了消費者選車時的技術認知盲區,也為企業技術研發提供了明確對標方向,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出海預留通道。
中國汽研檢測工程事業部總經理宮寶利以《乘用車增程器綜合性能測試評價規程》中提出的“質量能量密度”指標舉例稱,高密度的增程器發電量更大、續航更持久。質量能量密度越高,相當于這臺增程器能用更輕的重量發出更多電能,讓汽車跑得更遠、動力更足。
為更好服務國家“雙碳”目標和可持續發展,增程器技術作為銜接傳統動力與電動化轉型的創新紐帶,引領著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革新。中國汽研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通過標準創新強化技術話語權,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規模領先”向“質量引領”跨越。
宮寶利介紹,為進一步推動增程器綜合性能測評更加完善,未來的評價體系也會根據市場的反饋、技術發展的趨勢,考慮進一步擴展環保性能、耐久性能、穩定性能等維度,從而引領增程技術發展,更好服務消費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