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博鰲3月26日電 (記者 尹海明)正于海南博鰲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上,吉爾吉斯共和國前總理阿克爾別克·扎帕羅夫特別提及一條橫跨亞歐大陸的“鋼鐵絲路”——2024年12月啟動的中吉烏鐵路,“這個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會把40億人口連接起來”。
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的背景下,應對全球自由貿易面臨的挑戰成為本次年會的熱門話題。阿克爾別克·扎帕羅夫說:“當今全球經濟需要開放,有效的物流以及順暢的商品和服務流動?!?/p>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潘基文援引世貿組織的數據指出,截至2024年10月,貿易限制已經影響到了全球11.8%的進口和3.2%的出口,而且短期內沒有明顯回落的跡象。“相反,我們可能不得不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復雜性?!?/p>
“貿易還遠未實現100%的自由,但已極大增加了全球的經濟蛋糕,使得數億人擺脫了貧困和苦難。如果能夠讓商品、服務、數據、人員和資本自由流動,全球復蘇和增長將遠比現在更加強勁、更加可持續。”潘基文說,然而,近年來這種不言自明的經濟真理和常識正在遭遇挑戰和破壞。
原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也同樣表達擔憂。“從開放性的角度來講,少數國家搞關稅戰不是主流,大多數國家還是堅持貿易的開放性?!彼f,但是,全球貿易的穩定性和公平性受到了很大威脅。
為何有人不要全球貿易、不要多邊主義?“出于自私,想要保護自己的優勢。”英國前投資大臣秦智濤(Gerry Grimstone)如是批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
全球貿易受到沖擊,區域合作亮起曙光。博鰲亞洲論壇發布的《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顯示,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在經濟全球化逆風勁吹中實現更大融合發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新一代貿易協定穩步推進,特別是RCEP整合亞洲經貿合作機制并釋放區域大市場紅利,推動亞洲貨物和服務貿易一體化進程,增強區域貿易的整體韌性與活力。2024年,RCEP區域內貿易總額同比增長約3%,絕大部分成員區域內貿易額實現同比增長。
在柬埔寨亞洲愿景研究院院長成金瓏看來,RCEP不僅僅是降低關稅、去除非關稅壁壘的過程,同時在社會、文化、經濟方面給低收入國家民眾帶來更多機會。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區域一體化、區域自由貿易安排或將成為未來新型全球化的主流。
作為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自由貿易港在本次年會上廣受關注。潘基文說,自由貿易港最接近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最終目標,能夠促進產生新的創新性、前瞻性的貿易規則舉措和實踐。
“亞洲擁有全球領先的自由貿易港,如迪拜、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現在正在崛起的海南自由貿易港?!迸嘶谋硎?,海南正在成為吸引全球人才、資本和資源的強大磁石。
海南省省長劉小明用數據予以佐證。2024年,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0%,服務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23.9%,實際使用外資、對外投資規模排全國前列;海南的全球自由貿易區(港)伙伴已達38個,初步構建起緊密的國際“朋友圈”網絡。
“二戰后我在倫敦成長,我們這代人一直都認為全球貿易是好事。”秦智濤在論壇上呼吁:“大家把全球貿易之光帶回去,把全球貿易的優勢繼續發揮下去,讓這個火焰繼續燃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