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30日電(記者 左雨晴) “對于愛普生公司來說,中國市場有自己獨特的價值,特別是在解決方案領域,中國市場是領先的。所以我們認為有必要向中國市場學習解決方案,并與中國合作伙伴合作,從而啟發和引導愛普生的整體發展。”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巖崎哲也近日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之一,愛普生于1985年就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家工廠,并于1998年正式成立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過去40余年間,愛普生在華經歷了貿易往來、投資建廠及全面業務布局等階段,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制造、銷售和服務網絡。
巖崎哲也介紹,愛普生最初將中國市場定位為“生產基地”而非“市場”,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委托生產或零部件采購層面。然而,伴隨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中國市場的定位逐漸發生轉變。“中國經濟騰飛之后,逐漸成為愛普生非常重要的市場。”
如今,從愛普生戰略視角來看,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既是全球最大工業市場之一,又擁有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潛力。中國的制造能力和未來發展前景都是其他市場無法匹敵或復制的,對于愛普生而言,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市場。巖崎哲也強調,“目前,愛普生(中國)的業務在愛普生整體銷售額占比超過12%,尤其在打印頭、機器人和電子元器件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在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本土品牌日益崛起的背景下,愛普生與中國市場的關系也正在經歷著深刻變化。中國本土品牌在創新能力、市場響應速度以及用戶需求變化方面的迅猛表現,數字技術開發與應用領域的快速突破,讓巖崎哲也深刻領略到“中國速度”的真正內涵。
“愛普生公司在研發方面,跟中國的企業相比,速度是偏慢的。我原本就有聽說‘中國速度’,但當三年前我被派駐到這里時,親身體驗后的感受更加強烈。”巖崎哲也坦言,盡管研發模式各具優勢,但在快速迭代的中國市場中,未能追上“中國速度”,對于愛普生而言無疑是一種挑戰。
對此,愛普生提出“科技+本地化”的戰略,希望通過加強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彌補自身研發速度較慢的短板。“例如,中國企業在解決方案領域的實力非常強大,因此我們與中國的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符合中國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然后再搭配愛普生特有的優勢產品,一起銷售給中國的客戶,以滿足客戶需求。”
具體到行業應用上,愛普生在數碼印刷領域,已攜手本土制造商打造按需生產的噴墨設備,以滿足行業客戶低成本、高性能和按需生產的多樣化需求;在紡織印染領域,則提供更加靈活的打印頭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同時,愛普生還結合中國消費者使用習慣與需求,面向辦公和家庭用戶推出了“愛普生云打印”服務,截止目前注冊此小程序的用戶超過700萬。
“在愛普生的長期愿景中,‘環境’、‘數字化轉型’和‘共創’是最被重視的,而我相信這種‘共創’目前實施得最成功的是中國。我們希望愛普生與中國企業能通過‘共創’不斷共同成長,共同促進社會的進步。”巖崎哲也強調。
值得一提的是,愛普生在中國市場探索出的成功經驗也吸引了愛普生全球家用投影機相關的銷售團隊來中國“取經”。據巖崎哲也介紹,近期多個國家的銷售公司成員組團前來中國,學習中國消費市場最新的數字營銷方法,還體驗了愛普生中國在全球業務范圍內率先通過微信小程序的方式與各類客戶建立聯系的活動,深受啟發并滿載而歸。
巖崎哲也透露,目前愛普生在中國設立了家用投影機設計中心,也正在研發為全球所使用的相關應用。“我們希望設計中心的人員能夠本著‘中國速度’來開發出更好的產品,為全球的愛普生家用投影市場的發展作出貢獻,這是我的期待所在。”
談及未來在華投資策略,巖崎哲也表示,相較單一的投資行為,未來愛普生將會更多與中國企業合作開展業務。“中國有很多在解決方案領域實力強大的企業,目前愛普生中國也在與這些企業合作。愛普生希望通過進一步深化這種合作,不僅將推動愛普生的業務發展,也將助力中國本土企業的業務擴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