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3月31日電 (記者 王曉斌)融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數字經濟,正逐步成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的“新引擎”。記者從海南省委宣傳部3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近年來,海南加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賽道。
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業晶在發布會上表示,海南自貿港已構建較為完善的數字經濟發展政策體系。2024年12月出臺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明確了海南在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要素市場、數字貿易等領域的發展方向。同時,海南在全國率先探索數據跨境流動規則,出臺數據出境管理負面清單,為國際數據流通提供制度保障。
《海南自由貿易港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是海南“向數圖強”的關鍵政策之一,根據國家賦予海南的特殊政策,在增值電信業務、軟件產業、金融、數據安全等方面,條例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條例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數字經濟發展,在知識產權保護、土地供應、電力接入、能耗指標分配、設施保護、業務出海風險防范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海南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進展迅速。一是光網能力持續提升。截至2024年底,“雙千兆網絡”基本實現城鄉一體化覆蓋,島內3個地級市全部建成“千兆城市”,全省首個重點園區萬兆光網試點在陵水完成部署。二是國際設施加速落地。在建成海南文昌一香港國際海纜、??趨^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的基礎上,2024年推動三大運營商??趪H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獲批并啟動建設,這是30年來我國首次增設全業務出入口局;正在加快建設連接香港和東南亞的2條新增國際海纜。三是算力規模穩步增長。近年來,中國電信海南(海口)國際信息園(一期)、中國移動海南國際數據中心、陵水海底數據中心、海南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等一批算力設施建成投用,組建海南算力集團并發起設立算力領域產業基金,初步形成通算、智算、超算等多元化布局。
發展數字經濟不僅帶來產業數字化,也讓數字產業化。海南省商務廳副廳長朱丹介紹,該廳去年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數字加工貿易業態實施方案》,擬在海口、儋州、文昌等地區建立“小而精”的特色數字加工貿易區,開展動漫、工業、地理信息等數據的跨境服務。數字加工貿易區內實施網絡圍網隔離,通過專用國際通信信道與國際網絡直接交互,為境外數據提供收集、存儲、加工、交易等增值服務,輸出的產品用于境外市場。國內數據符合數據跨境相關規定的,也可以在區域內加工、出境。目前,儋州的數字加工貿易區已經驗收通過。國家網信辦已經同意海南試點使用專用國際通信信道開展數字加工貿易。目前,全省已進入試點的企業5家,計劃開展數字加工貿易業務的企業有70多家。
“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試驗區,在推動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方面進行了多項創新探索,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焙D鲜∥W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黃堅敏表示,將堅持以保障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為前提,加快推進??趪H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設,擴大增值電信業務開放,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跨境海纜建設,構建高效便捷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打造開放型數字經濟創新高地,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注入新動能、開創新局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