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隆坡3月31日電 題:馬來西亞各界談免簽:“了解中國最好的方式就是訪問中國”
中新社記者 陳悅
“我們今天凌晨三點才帶赴中國旅游團回到吉隆坡。”馬來西亞程逸商旅董事經理吳宗朔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未見疲憊之感,頗顯神情振奮,“免簽政策推出,給我們旅游業者帶來巨大經濟效益”。
自2023年12月1日中馬實施簽證便利措施以來,兩國民眾往來愈加便利。隨著馬來西亞民眾到中國旅游實現“說走就走”,吳宗朔也有了“幸福的煩惱”——旅行社需要推出更多“新奇特”的旅游產品才能滿足民眾需求。
吳宗朔解釋,如今,隨著去中國旅游日益便利,很多馬來西亞民眾都是“二刷”“三刷”中國行,過去走馬觀花看景點的旅行,已經不能滿足馬來西亞民眾的需求,他們更注重旅游的體驗感。
中國新科技體驗團就很受馬來西亞民眾歡迎。吳宗朔去年組織多個旅游團,去比亞迪、阿里巴巴等中國知名科技企業參訪,感受中國電動車、AI等新科技。
給程逸商旅的員工溫妮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比亞迪園區的龐大和自動化,“處處看到自動化機械和無人車,很有未來世界的科技感”。
住在吉隆坡的溫先生告訴記者,去年他第四度去中國旅游,是到北京古北水鎮住了兩天,“深度體驗一下慢旅游”。
作為旅游業者,吳宗朔感受到隨著免簽政策實施,更多中國民眾來馬來西亞旅游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深度探尋馬來西亞各族文化、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歷史以及馬來西亞美食。他笑言,很多馬來西亞“打卡”地點,他還是從中國游客那兒學到的。
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陸兆福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說,免簽政策實施第一年,約有400萬人次中國游客到訪馬來西亞。“這對我們的旅游業和經濟是一個很大的貢獻。”他進而展望,馬來西亞還可以成為中國游客去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旅游的節點。
陸兆福說,自己的家人常去中國旅游,“這(狀況)也適用于很多馬來西亞家庭”,免簽政策讓馬來西亞民眾赴華更加便利,讓馬來西亞年輕人可以了解中國的發展。
“了解中國最好的方式就是訪問中國。”陸兆福表示,“當你去那里,你可以打開自己視野,了解關于中國的新知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