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4月2日透露,目前,已經建立了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在國家層面實現了包括企業登記注冊、納稅、社保、住房公積金等74項關鍵涉企信用信息的機制化歸集共享,支持接入平臺網絡的金融機構經授權查詢使用有關信息。
2日上午,國新辦就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問:“當前的‘信易貸’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將如何發力?”李春臨透露了上述信息。
李春臨表示,民營中小微企業資產和財務實力偏弱,如果金融機構無法掌握企業更多維度的信用信息,很難提供充分的融資支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推動緩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信易貸”工作的本質是通過加強政府部門掌握的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多維度的數據支撐,有效提升中小微企業貸款的覆蓋面、可得性和便利度。
李春臨介紹,截至2025年2月末,銀行機構通過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累計發放貸款37.3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9.4萬億元,有力服務民營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同時,不少地方在“信易貸”工作中也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經驗做法。“比如,重慶市依托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大力歸集涉農信用信息,推動云陽縣等試點區域農戶“以信換貸”,授信覆蓋率從不足10%上升至30%,A級信用戶貸款利率從3.55%降至2.75%。再比如,遼寧省大連市依托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工商銀行開展聯合建模,研發線上信用貸款產品,企業無需抵押、即申即批,授信經營主體從3萬戶擴增至19萬戶,授信金額由110億元增加至360億元?!?/p>
李春臨指出,下一步,將從提升信息共享質效、優化平臺服務功能、強化數據應用和產品開發三方面,繼續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
提升信息共享質效方面,在持續擴大歸集共享范圍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信息歸集共享質量,確保共享信息內容準確、字段完整、更新及時。
優化平臺服務功能方面,將提升平臺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依托平臺為企業提供更為豐富的金融產品,向金融機構提供信用報告和信用評價服務,推動惠企政策通過平臺在線辦理,對經營主體直達快享。
強化數據應用和產品開發方面,建立了國家信用信息歸集加工聯合實驗室,深化關鍵信息開發利用,支持金融機構開發更多符合民營中小微企業特點的信貸產品;同時,也將指導地方進一步挖掘特色產業數據,與金融機構聯合開發細分領域專項信貸產品,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