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4月2日電 (任麗娜)4月2日,“低碳新征程,金融助力企業轉型發展”太原市氣候投融資政銀企對接會在山西國貿大飯店舉行。為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本次會議通過數字化會務管理、無紙化辦公、綠色低碳交通,全程減少資源消耗,由第三方認證機構組織專業團隊對舉辦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進行全面核查,并購買相應碳減排量實現碳中和,成為太原市首場零碳會議。
會議現場。任麗娜 攝此次會議吸引了來自全省30余家重點企業及山西省內金融機構代表參會。太原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閆文斌表示,“太原作為全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正在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支持低碳轉型的新路徑。今天的零碳會議就是一次生動的實踐。”
會議現場,太原市生態環境局與山西征信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企業碳征信及碳賬戶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將在碳數據治理、環境信息披露、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等領域深化合作,標志著政企協同推動氣候投融資進入制度化、標準化新階段。
此次會議上正式發布的太原市碳賬戶平臺,標志著區域碳管理體系進入精準量化新階段。該平臺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構建起"監測核算-信息披露-金融對接-項目管理-信息集成"五位一體的數字化基礎設施。通過對接企業能源管理系統與政府監管平臺,實現了從碳排放數據采集、核算分析到應用服務的全鏈條貫通,使原本抽象的碳排放數據轉化為更有金融價值的企業資產。
作為氣候投融資試點核心載體,太原市碳賬戶平臺通過建立“碳賬戶-金融產品-政策激勵”的精準匹配機制,幫助企業獲得綠色認證,推動重大項目獲得氣候投融資支持。
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金融研究處處長張杰認為,山西省正通過“標準制定、產品創新、機制保障”三維發力破解傳統產業轉型融資難題。在山西探索建立煤炭、焦化等針對山西重點高碳行業的轉型金融標準,開發碳排放強度掛鉤貸款、轉型債券等特色工具。金融機構通過碳賬戶數據可穿透識別企業真實減排成效,建立動態授信調整機制,既避免“運動式減碳”對實體經濟的沖擊,又防范“洗綠”風險。
閆文斌表示,選擇以零碳方式舉辦這次會議,就是希望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氣候投融資體系,推動更多低碳項目落地,為太原市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推動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低碳項目,為全國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貢獻“太原方案”。
本次對接會標志著太原市氣候投融資體系建設進入深化實施階段。未來將通過完善碳定價機制、拓展碳金融工具、培育第三方服務體系等舉措,持續推動綠色金融從政策引導向市場驅動轉變,為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貢獻可復制的制度創新樣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