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祁陽4月2日電(唐斌)近年來,湖南祁陽市白水鎮將紡織產業作為特色產業集群來打造,運用科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強鏈補鏈,聚集紡織企業68家,構建起集紡、織、印、染、整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并朝著打造500億產業集群的目標邁進。
在東駿紡織有限公司生產廠房內,4681臺高速噴水織布機整齊有序排列。自動穿綜機不斷快速創造接口將紗線穿過綜絲,每臺機器可抵80個人工,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祁陽“紡織小鎮”。祁陽市委宣傳部供圖智能和環保是東駿紡織廠區最大的特點。在印染車間,15臺無水印色機器高速運轉,經過烘箱高溫印色對布料進行上色。一臺機器每分鐘可完成100米印色作業,輕松實現一機多布、一布多染的24小時錯峰作業。
“相對傳統染缸染色,無水印色技術的投入使用,不僅取代了機器漂洗印染,還解決了傳統晾曬難題,實現了污水趨零排放。”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馬維國介紹,企業涵蓋了從原材料“一根絲”到終端產品“一匹布”的制造全工序,從勞動密集型走向機器代工,“千人紗、萬人布”的傳統紡織場景早已不再,企業全面鋪開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技術改造,形成紡、織、印、染、整完備的紡織產業體系。
如今,東駿紡織平均每天產出成品雨傘布200萬米,每10把雨傘里就有4把雨傘布出自東駿,工廠長期持有訂單3個月以上。
在大聯紡織有限公司加彈車間,紗線經過加彈處理,讓拉絲而成的化纖紗線變得更蓬松、更柔軟,產品舒適度更高。每天24小時錯峰作業,一個車間可以加彈紗線20噸。
大聯紡織各處廠房里,各種不同大型器械還可根據客戶不同需求進行相應加工,廣泛滿足商務、戶外、休閑、時尚等包袋領域不同需求。
“目前月產能達700萬碼,年產值4億多元。”大聯紡織有限公司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尹方基介紹,公司訂單充足,將繼續向紗線加工、織布、染整等產業鏈前端探索延伸,提升科技水平,同時擴大產能,擴建拉絲車間實現紗線自給自足,進一步完善紗線的功能多變。
去年,祁陽白水紡織小鎮實現集群營收231.35億元,利潤總額7.33億元,稅收達1.86億元,已成湖南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陣地、主戰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