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4月2日電 (付敬懿 彭欣婧)當下智能交通領域呈現“單車智能”與“車路云一體化”兩條技術路線,誰是無人駕駛最佳路線?4月2日,“車路云一體化”辯論研討會在湖南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舉行,高校專家學者與智能網聯鏈上企業代表展開深度思辨與對話,在思想碰撞中尋找產業發展新思路。
智慧公交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內測試。 湘江智能 供圖交通智能化浪潮奔涌向前,技術路徑的多元探索正推動行業邁向新紀元——有人堅信“單車智能”是自動駕駛終極答案,用算法與硬件的極致突破挑戰人類駕駛的邊界;也有人錨定“車路云一體化”的生態藍圖,以萬物互聯的全局智慧重塑交通的未來。
辯論現場,8名來自鏈上企業的青年代表組成正反雙方展開激烈辯論。正方認為,“單車智能通過車輛自身實現獨立感知、決策與執行,具有獨立性、適應性強、技術可控等顯著優勢,是推動無人駕駛規模化落地的必然選擇”“車路云一體化尚未形成商業閉環,消費者不會為錦上添花買單”。
反方則認為,單車智能存在車端感知局限、協同效率低、安全風險不可控等一系列問題,車路云一體化是用中國智慧編織智能交通的命運共同體,是一條更安全、經濟、可持續的智慧之路。“單車智能的‘獨立性’恰恰是它的局限性所在”“單車智能只是基礎,車路云一體化是升華、是行業未來”。
湘江智能網聯產業園內的無人駕駛巴士、無人環衛車。付敬懿 攝在圓桌論壇環節,中南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院長黃合來、吉林大學·長沙汽車創新研究院副院長趙軍、百度產研中心總監張堯新、中車智馭總經理許星偉、行深智能副總經理陳洪標、湘江智能技術總監劉凱、希迪智駕車路協同技術負責人瞿仕波等,圍繞“車路云一體化的核心價值是什么?”展開交流。
“有了馬車,才出現了馬路;有了汽車,就出現了公路;有了快速汽車,就出現了高速公路。”黃合來表示,智能車的大范圍普及也必將帶動道路向智能化升級,這是一個歷史的必然。
“未來的交通將不會是一張信息孤立的散點圖,而是一張隨著交通的實時波動的巨大的信息網”“未來智能駕駛的‘車路云一體化’不是對單車智能的簡單替代,而是構建‘車聰明、路智慧、云強大’的生態體系”……
行業專家及鏈上企業高管現場思維碰撞,對“車路云一體化”技術在提升智能車感知能力、解決自動駕駛長尾問題、加強交通管理、保障交通安全和改善城市交通運行效率方面價值給予高度認可。
長沙“車路云一體化”先行區啟動,智軌電車從現場發車。(資料圖) 付敬懿 攝湘江智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姚廣表示,“單車智能”是基礎,“車路云一體化”是擴展,兩者并非對立,而是相互補充,未來要實現“1+1>2”的系統效應,讓出行更高效、智能、綠色、安全。未來,湘江智能將持續搭建跨界對話平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面向未來的“行業共同體”。
據悉,長沙是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正以湘江新區為核心,通過全域開放路測、升級基礎設施、落地創新場景等舉措,加速構建“車路云”協同生態,引領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邁入規模化應用新階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