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市公司協會15日在京成立。該協會是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作為業務主管部門的全國上市公司自律組織。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成立大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協會要全面履行“服務、自律、規范、提高”的職能,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幫助企業樹立強烈的市場意識和回報股東的觀念。監管部門將逐步推行上市公司分類管理制度。滬深300等藍籌股顯示出罕見的投資價值。
在成立大會上,郭樹清和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首任會長陳清泰共同為協會成立揭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國資委副主任黃丹華、監察部副部長崔海容、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小祥、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張鳴起,以及證監會部分黨委成員、民政部有關負責同志、上市公司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國稅總局、人社部、公安部、科技部、工信部、社保基金理事會、中央匯金公司等單位的有關領導也到會表示祝賀。
郭樹清說,“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成立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必將推動上市公司不斷改進和完善其公司治理結構,更好地帶頭實現科學發展,提升政府對上市公司的有效監管,促進資本市場體系的成熟和完善,對我國資本市場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郭樹清強調,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發揮上市公司協會的作用,將和相關部委、地方政府一道,大力支持協會依法自主開展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協會自律規范職能。協會要全面履行“服務、自律、規范、提高”的職能,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具體來看,第一,要始終把服務放在第一位,寓自律和規范于服務之中;第二,要幫助企業樹立強烈的市場意識和回報股東的觀念;第三,從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第四,通過培育市場文化來發揮自律規范作用;第五,強化公司治理的外部約束;第六,要強化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建設;第七,要大膽探索各種符合實際的工作方法;第八,要切實加強協會組織建設,充分尊重會員實現會員自治。
他說,當前,我國上市公司在科技創新能力、核心競爭能力、個性化經營方式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不小的差距。要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市場化并購重組,支持上市公司主動實施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監管部門和市場中介也將逐步推行上市公司分類管理制度,對運作規范、公開透明、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公司,在融資安排、并購重組審核、股權激勵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促進上市公司做優做強,使社會資金資源真正向優質上市公司集聚。
郭樹清認為,目前的2000多家上市公司毫無疑問是中國最優秀企業的代表。相對于發達國家和地區來說,由于我國仍然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的高峰時期,這些公司總體上的成長潛力更大,而目前的估值水平平均只有15倍左右的市盈率。其中滬深300等藍籌股的靜態市盈率不足13倍,動態市盈率為11.2倍,顯示出罕見的投資價值,這意味即時投資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達到8%左右。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平均水平,已經與歐美市場大體一致,比日本、韓國還低一些,與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也十分相近。更重要的是,近一個時期以來,股價結構也趨于改善,績優公司、藍籌股票價格上升快于其他企業,新股發行價格過高的問題也有所緩解。
郭樹清指出,在我國上市公司結構方面,仍有三個方面的機制尚不夠健全。一是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的對接還很不理想。必須研究如何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特別是處于早期創業階段的高新技術企業、小型微型企業提供股本和債券融資。二是農業食品與資本市場的關聯還不那么緊密。農業和食品安全對國家和社會的重要性無須多言。但是我國的農業、食品工業及倉儲運輸業還非常落后,遠遠跟不上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需要,面向“三農”的金融服務是關系全局的薄弱環節。在主動貼近“三農”的需求,開發出更多面向農業和農民的證券期貨產品方面,改進空間還很大。三是社會保障與資本市場沒有形成緊密的相互促進作用。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起這種穩定堅固的經濟金融關系。在這個領域應當也能夠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