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目標
現在出口貿易不如以前好做,擔心將來要是公司開不下去了,手里的錢能不能應付小孩的教育、養老、日常開支。
現金類資產占比不宜超10%
生活中難免會碰到突發狀況,所以選擇一種既能投資起到應急作用,又利于變現的理財產品十分重要。現金及貨幣類資產安全性高、流動性好,但是收益偏低。建議王先生夫婦持有的現金類資產的金額足夠覆蓋6-12個月的日常開支即可,占資產比例不超過5%-10%為宜。其他部分的資產通過固定收益類產品和權益類產品的組合進行配置,保證王先生全部資產在獲得穩健收益的基礎上,保持充分的流動性。
建議王先生夫婦將手里的流動資金50萬元先購買貨幣類基金,以便后續支付車款,當85萬元的定期到期后可進一步考慮銀行固定收益理財(年化收益4.3%-4.6%)。目前銀行固定收益類產品也可以做違約提前贖回,這樣不僅提高了固定類產品收益,還可以增加資產的靈活性。
權益類產品方面,建議將固定收益資產的20%轉化到權益類產品,建議關注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機會。信用債是可選品項,其中高評級信用債雖已牛市過半卻仍具有交易性機會,而低評級信用債也仍然具有配置性機會(利差仍居高位)。
隨著資金面逐步放寬,配置低評級信用債仍是可選的策略,只要經濟尚未見底,債券類資產就可以繼續持有,除非出現政策放松力度超預期引發的股市飆升。投資策略方面,建議以純債券基金為主,適當考慮配置可轉債。如果以這種資產配置來看,應該可以覆蓋家庭每年的基本支出。(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