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大盤延續了周一的漲勢,成交量放大到1910億,再次創出近三年來新高。在如此巨量下,周二滬深兩市超過50只股票漲停,盤面異常火爆。而從熱點板塊來看,近期大盤頻頻巨量,卻暗藏著上海自貿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破天荒異象。
好股道資金流顯示,周二兩市共流入97億,而單上海板塊主力資金就流入達91億,如此巨幅的流入再次掀起了上海本地股漲停潮。而從深層次來看,這都是由自貿區題材所燃燒起來的。從最先的物流到港口,從港口到航運,從航運到金改等;產生出華貿物流、外高橋、上港集團、中海集運等板塊分支龍頭,其股價更是一個接一個翻番大暴漲。這說明了當前雖然主力進攻藍籌板塊,但實質仍是由自貿區所帶來改革題材引發的。因此對于當前藍籌股的火爆行情,投資者并不能簡簡單單的隨便挑選低價股,而應選擇主力介入較深、具有改革潛力的低價藍籌股。
很多投資者不明白自貿區概念能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其實這是對A股大格局的不理解。由于近期高層頻頻釋放出經濟改革信號,而當前距離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還有一個多月。因此自貿區題材的炒作,實質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改革的巨大預期,其能燃起一片天地也就不足為其了。
而主力當前借助自貿區燃起的改革行情,已經觸發了股指更大級別的變盤。技術上,由于周一上證指數放量突破了年線和30周線壓制,因此短線需要整固確認突破有效性,而從周二大盤繼續放量小漲來看,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周一的突破可靠性基本得到確認。年線站上,周線跳空缺口得到確認,且這一缺口是三年來首次,跟10年國慶節行情相類似,這往往意味著大級別變盤行情的來臨。因此投資者大行情來臨之時,應重點把握住熱點主題機會,從能一掃A股3年熊市所帶來的陰霾。
我們認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還未召開之時,以改革為題材的三大熱點主題機會均值得我們重點把握。首先,自貿區得到大幅擴散后,土地改革或借力所帶來的機會,如輝隆股份(行情 股吧 買賣點);其次,在IPO重啟沒時間表下,并購重組所帶來的機會,如遠東股份(行情 股吧 買賣點)、銀潤投資(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最后,中國經濟拐點基本浮現,受益經濟拐點的低價藍籌股所帶來的補漲機會,如昨日的中遠航運(行情 股吧 買賣點)、ST遠洋(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在市場做多熱情下,符合這三大類個股的概念,后市或成最賺錢主線,投資者不容錯失。
風格轉向周期股 反彈有望延續
繼周一72點后,周二大盤再接再厲上漲25點,同時成交量放大至3200多億。量價齊升的格局說明大盤的強勢格局確立。在主板大幅上漲的同時,前期強勢的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開始逆市調整,市場風格開始轉化,上漲的大旗交由周期股。
8月經濟數據陸續公布完畢。就今日公布的數據來看,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較7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進一步來看,6-8月工業增加值季調環比增速分別為0.71%、0.88%、0.93%,反映近兩個月工業增加值逐月改善跡象明顯,且幅度均超出市場預期。8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7113億元,同比多增74億元,高于預期中的7011億。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06.12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1.2個百分點。此前匯豐銀行(行情 專區)等25家機構預計8月M2增速為14.4%。
從近兩日公布的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來看,經濟企穩回升的跡象比較明顯。經濟的企穩是促成A股大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隨著經濟的企穩,與經濟運行密切相關的周期股正在迎來較大動力,運輸服務、工程機械(行情專區)、船舶等強周期股開始活躍并領漲兩市。短期來看,超預期經濟數據對市場的正面刺激還將繼續發酵,經濟回暖有望持續一段時間,經濟在三季度觸底反彈的可能性增大。產能過剩問題不嚴重的周期板塊有望獲得資金更多關注。
政策方面,改革的預期不斷增強。李克強總理昨日在會見出席2013夏季達沃斯論壇企業家代表時表示,會用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改革,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他還表示中國經濟改革當中必然要包含金融改革,我們推進金融改革的決心是堅定的。這些表態無疑將會堅定市場對于政府改革的決心。有利于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
從股指期貨方面來看,股指期貨持倉量周一增倉6171手,周二繼續增倉1850手,持倉量再度回到了10萬手之上,增倉上行格局明顯。具體來看,匯總三個合約前20席位持倉,多頭增倉2942手,空頭增倉1887手,多頭增倉幅度大于空頭,顯示投資者看多情緒升溫,伴隨著昨日期指尾盤的快速拉升,短期期指看漲行情有望延續。
就外圍市場來看,周二美國股市收高,標普500指數收高0.73%,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上漲。中國經濟數據利好,敘利亞局勢有所緩和,提振了市場情緒。歐股周二大幅收漲,創三個多月新高,其風向標泛歐斯托克600指數上漲1.3%,收報309.80點,創下自5月22日以來新高。
總得來看,經濟和政策環境都有利于市場的上漲,投資者可以較多地關注產能過剩問題不嚴重的周期板塊。(中證投資)
秋收行情加倉思路浮現
秋收行情買什么?我們認為,先把倉位加上來,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操作方式。整體的目標,是要買入進一步改革開放和城鎮化深化的受益行業。買入以金融、現代生產性服務業和城鎮基礎設施提升的配套行業等。
1、優先股政策預期刺激下的金融股。從美國優先股的發行行業來看,銀行(行情 專區)和非銀行金融是最主要的優先股發行行業,因為優先股能夠緩解金融企業的資本壓力,提升企業的資產質量,提高金融企業的盈利和估值。因此,優先股如果一旦開閘,將對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股形成重大利好。
2、新型城鎮化的投資機會主要來自于五個方面: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消費提升;城市服務業發展;房地產(行情 專區);農業現代化。
3、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可能為全國性的改革破局帶來巨大的示范效應。國務院要求,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有利于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我國探索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開放促改革的“制度紅利”有望輻射至全國。
4、并購重組助推傳統行業升級。除稀土、煤炭、鐵礦、有色金屬(行情專區)礦等戰略資源行業的整合外,產能過剩產業的整合也將拉開帷幕,特別是鋼鐵(行情專區)、化工(行情專區)、水泥等落后產能和小產能的淘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是產業升級的動力。(銀河證券)
鄭眼看盤:空翻多蔓延 應提防震蕩
本周二A股繼續攀升,滬綜指收漲1.15%至2237.98點,深綜指漲0.45%至1044.58點,成交繼續放大,熱點有全面擴散跡象。在大盤股走強時,創業板(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小盤股表現相對較弱。創業板等走弱并不特別令人意外,市場基本上能處之泰然。
大盤股多周期類股,小盤股多成長類股,前期炒作最猛的是小盤股,但近期利好的經濟指標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我國經濟正在回升,這種情況下踏空資金選擇殺向嚴重滯漲的大盤周期類股。
昨日午后我國又公布了一些8月份數據,整體上仍然延續向好態勢。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末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7113億元,M2則同比增長14.7%。上述新增貸款量比較溫和,但貨幣供應量增速稍稍回升。此外,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57萬億元人民幣,遠高于預期的近1萬億元。
上述數據說明銀行仍控制得較緊,但實體經濟對資金需求回升,所以資金供求雙方可能通過表外途徑達成了交易。這樣雖然能解一時難題,但會積聚更多問題,故缺乏持續度。
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10.4%,增速較7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該增速創17個月來最快增速水平。此外,8月消費零售總額增13.4%,優于預期的增13.2%。此外,我國還公布了整體平穩的固定資產投資及略微向淡的房地產(行情 專區)投資數據。
重要的8月份數據基本到齊,只差外商直接投資(FDI)等數據。從整體情況看,我國經濟形勢明顯好轉,之前數季度的經濟向下局勢已經扭轉。現在的問題是,經濟回升的持續能力如何。
最近5年里,我國經歷過不同規模的經濟刺激,但延續的時段都不長,所以現在機構投資者會對經濟回升延續能力持觀察態度,這也是雖然經濟指標早就提示向好,但大盤周期類股挨到現在才爆發的重要因素之一。眾所周知,我國利好的經濟指標其實早就公布了許多,但周期股對此反映顯得極為遲鈍。
未來我國經濟能否持續回升,極大程度取決于改革膽略。我國經濟發展受許多 “瓶頸因素”制約,未來如果只在這個“瓶子”里騰挪,很難取得持久進步,所以有無膽略打破“瓶子”才是關鍵。對此投資者只能等待觀望,料數月后就會有答案。
改革千頭萬緒,一般的投資者也看不過來,所以筆者建議只需看房地產標桿即可,如果不去打破樓市這個“瓶子”,那么就無需持續樂觀了,這種情況下任何政策均屬“騰挪術”,必無持久的復蘇可言。
估計大盤短線或進入震蕩,原因是銀行股中龍頭品種浦發銀行(行情股吧買賣點)換手率竟達到8%,暗示籌碼不太安定,短期可能會震蕩。此外,航空、船舶等冷門股開始拉升,雖暗示大量空頭正在認輸,卻也同時提示做多能量有所釋放,這同樣易引發震蕩。(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