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飛告訴記者,由于嶗山不允許外地車進入,自己又沒有定旅游團。他只好乘坐景區村民的黑車進山。到達嶗山景區時晚上6點多,車站依然可以看到大批游客排著長隊候車。第二天下山,他也只好再次搭乘村民高價車,由于堵車還差點沒趕上火車。“如果知道嶗山景區當天那么擠,我就不會去了。可是之前查不到相關消息。”羅飛說。
調查顯示,總體來說,《旅游法》實施后的首個黃金周,25.1%的受訪者覺得旅游質量與往年相比沒有提升,22.3%的受訪者回答一般,18.2%的受訪者感覺質量反而下降,僅11.5%的受訪者感覺有所提升。
具體來說,58.4%的受訪者反映擁堵、滯留等現象更嚴重了;39.3%的受訪者發現自助游的人增多了;17.8%的受訪者感覺旅行團費提高了;6.1%的受訪者反映跟團游購物少了,質量提升了;4.0%的受訪者反映宰客現象減少了;2.3%的受訪者感到景區管理更有秩序了;2.2%的受訪者感到游客更加文明了。
根據《旅游法》規定,旅行社不得強制游客購物,不得開展自費項目。四川康輝國旅副總經理孟友在接受《華西日報》采訪時表示,今年“十一”黃金周跟團業務至少下滑了三成,價格整體上漲15%~20%。各大旅行社寧可主動“停發團”,取消不賺錢的“虧本生意”,也不愿觸碰法律紅線。
旅游管理部門應對景區進行環境承受能力測定并及時公布
如何提高人們的假日出游質量?調查顯示,67.8%的受訪者建議改革休假制度,方便人們錯峰出行。
本次調查中,一名民意中國網網友留言說,他希望落實帶薪休假,讓人們能夠自主安排出行時間。這樣,景區資源也能得到合理利用。
上海律師協會勞動關系研究委員會委員溫陳靜認為,我國帶薪年休假制度實行時間還很短,第一步就是要把現有法律執行下去并加以完善,增強企業和職工的法律意識,讓帶薪休假真正深入人心。
“十一”黃金周前,國家旅游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理解執行旅游法的各項規定。加大宣傳貫徹和市場檢查力度,嚴格按照旅游法規定履行職責,主動調整與旅游法規定不一致的事項,進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綜合監管機制和旅游投訴統一受理機制,嚴格規范執法行為。
中國旅游研究院管理學博士戰冬梅表示,旅游管理部門首先應對景區進行環境承受能力測定,并及時公布,便于游客規劃和及時調整出行方案。另外,應建設和完善門票預約系統和風險預警體系,完善協調機制,落實應急預案,妥善應對大客流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調查顯示,47.6%的受訪者建議加強執法,嚴懲宰客行為;40.0%的受訪者提出要切實落實旅游法規定,維護游客權益。此外,45.3%的受訪者建議景區及時發布游客人數和交通等信息;38.9%的受訪者建議完善景區設施和管理;40.7%的受訪者認為游人應該提高素質,自覺維護出游秩序和環境衛生;31.4%的受訪者建議出行者提前做好合理的出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