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楊汛)昨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加強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北京市發改委在會議上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已安排80多億元財政資金用于大氣污染防治,北京2015年將實現核心區全面無煤化,城六區實現集中供暖清潔化,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比2012年削減800萬噸以上。
“當前,北京市大氣污染成因復雜,具有典型的壓縮性、復合型和區域性特征。要實現到2017年PM2.5濃度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標,任務艱巨。”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大氣污染防治,預計本市今年壓減燃煤超過100萬噸。
據了解,2013年本市煤炭消費總量將力爭控制在2150萬噸以下。這一目標與2010年全市2635萬噸的煤炭使用量相比,總量已壓減近500萬噸。
同時,本市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能耗強度“三級雙控”機制,2013年全市萬元GDP能耗預計同比下降4%左右,實現節能量約200萬噸標準煤。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一周實現交易量4.13萬噸,從源頭上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目前,本市原則上不再審批新建、擴建使用煤、重油和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建設項目,不再審批勞動密集型一般制造業新增產能項目。
“2013年我市已安排市級財政資金80多億元用于大氣污染防治,帶動社會投資700多億元。”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還提出多項防治大氣污染的舉措。其中包括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實施百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和公共機構節能改造工程;實施清潔生產三年行動計劃,在工業、服務業領域廣泛推行清潔生產審核,系統推動各行業節能、降耗、減污、增效。
未來本市將落實節能評估與審查制度,嚴格限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項目準入,新建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必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源頭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時加強節能減排精細化、可視化管理,推進能源管理體系、能源計量和節能在線監測平臺建設。
此外,本市還將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按照“誰污染、誰付費”原則,完善排污費征收政策,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處理等公益性事業領域的經濟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