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亮:這種犯罪手段就是所謂的“網絡釣魚”。(Phishing)這種網絡詐騙手段,主要是利用消費者的心理來實現詐騙。詐騙者通常會將自己偽裝成知名銀行、在線零售商等可信度高的品牌網站,利用欺騙性的電子郵件和偽造的WEB站點,謊稱可以提供非常低價和商品和服務或抽獎信息,來進行詐騙活動,受騙者往往會泄漏自己的數據信息,如信用卡號、密碼和身份證號等內容。根據研究資料,在所有接觸此類詐騙信息的用戶中,有高達5%的人都會對這些騙局作出響應。
對于網絡釣魚這種詐騙手段,我們銀行給消費者一些安全建議:“八大招”識破假銀行網站
(1)仔細核對網址。客戶在登錄網銀時應留意核對所登錄的網址與網銀協議書的法定網址、正規大型網站提供的網址是否相符。有的犯罪分子很狡猾,故意設計極易被看錯的網址。如“i”和“1”。
(2)妥善選擇和保管密碼
密碼應避免與個人資料有關系,不要設置“傻瓜”密碼,如生日、QQ號、MSN號、手機號、郵件ID等。
(3)做好交易記錄
應對網上銀行辦理的轉帳和支付等業務做好記錄,定期查看“歷史交易明細”,發現異常,應立即與銀行聯系。有的案例持卡人在被盜刷幾個月后才發現。
(4)辦理和管好數字證書
應辦理安全性能高的數字證書、USBKEY等網銀工具,同時避免在網吧等公用計算機上使用網上銀行,以防數字證書等機密資料被竊取。
(5)保持良好的消費心態。對于從天而降的異常低價商品和中獎鏈接保持謹慎和警惕。
(6)對異常動態提高警惕。
如不小心在陌生的網址上輸入了銀行卡號和密碼,并遇到類似“系統維護”、“網頁無法顯示”之類的提示,應立即撥打銀行客服熱線進行確認。萬一發現資料被盜,應立即掛失并修改相關交易密碼。
(7)加強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安裝防毒軟件
對于可能含有病毒代碼的郵件和程序不要隨意下載和使用。為電腦安裝防火墻和防病毒軟件,并經常升級病毒庫。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木馬程序,入侵客戶電腦,并記錄下其在登錄銀行界面期間的所有鍵盤和鼠標動作。
(8)堵住軟件漏洞
客戶應及時更新相關軟件,下載補丁程序。
保障網銀安全要加雙重保障
主持人:剛剛也提到了用優盾、優寶可以提高安全性,這樣是怎樣的工具?我還知道銀行有動態口令卡,這都是怎樣的?
鄭亮:銀行為了保護持卡人的安全,所以也推出了一些加密手段,比如民生銀行的網銀工具U寶,分離數字證書等一些信息到U寶里面,U寶實際上是一個硬件,而且可以選擇在你指定的專屬電腦上才能使用,犯罪分子要想把這個錢拿走,首先需要侵入你的計算機,通過種植木馬、種植病毒可能還能做到這點,但是要偷盜你的優盾就比較難了,這等于是又增加了一道保險。
主持人:所以建議大家使用U寶。
鄭亮:建議經常使用網上銀行的消費者辦理U寶、U盾這一類USBKEY的硬件網銀工具,相對來說這樣可以比較放心的在網上進行交易。
銀行卡在身上,錢為何不見了?
主持人:再給我們講幾個常見的騙術,銀行卡還在自己身上,沒有離身,但卡里的錢卻不翼而飛,類似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請問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
鄭亮:這種情況就是通常我們說的偽卡犯罪,這是國際銀行卡詐騙犯罪最主要的形式,目前在國內是比較少的,但像在高發地區,像東南亞、美國等地區偽卡犯罪是非常猖獗的。一般偽卡犯罪有三個環節。第一,竊取持卡人的銀行卡賬戶信息,主要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