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通過滴滴打車叫到的專車 現代快報記者 張瑜 攝
記者使用叫車軟件乘坐“專車”時的截屏
的哥質疑:這難道不算黑車?
運營方:屬“汽車租賃+勞務代駕”打包服務;南京管理部門:是否黑車難說
上車就免費送水,手機能免費充電,雨天會撐傘護送,有大行李也幫忙搬運,想在商務場合體現身份,還有奧迪、寶馬和大奔可選……最近,不少南京市民在用打車軟件時發現,出租車沒打到,結果打到了高大上的“專車”,服務倒是沒得說,不過價格貴了很多。
有乘客覺得“專車”服務很贊,也有乘客覺得太貴,尤其不少出租車駕駛員認為“專車”來搶生意,有“黑車”之嫌。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咨詢南京客管處相關負責人時,對方表示“專車”是新興事物,是否涉嫌非法營運還不好說。
現代快報記者 劉偉偉 張瑜
記者體驗
[滴滴專車]
2.7公里收費33元,是普通出租車的3倍
昨天13:58,在北京東路,現代快報記者通過“滴滴打車”叫車,沒有出租車應答。13:59,軟件跳出一個頁面,“打不到車,試試專車:目的地洪武北路青石街路口,顯示車費28元,優惠價22元。
從14:00開始,記者的手機上顯示是在等“專車”接單。14:08,終于有位姓王的師傅搶單,車型為本田雅閣。軟件顯示,王師傅搶單時距記者有1.9公里,需4分鐘。但等了12分鐘,本田雅閣才到。駕駛員王師傅說“專車”是租賃公司的,他是招聘來的駕駛員,“專車”提供免費水、免費充電,有大件行李會幫忙搬運,雨天還會幫乘客打傘。
“專車”沒有計價器,計價規則是17元起步費+3.7元/公里+1元/分鐘。這段2.7公里的路程,如果打普通出租車,起步價加燃油附加費是11元。但“專車”是33元,包括17元起步價,2.7公里的費用10元,還有6元的低速費。“專車”也會提供發票,快遞送達。
[一號專車]
1.8公里22元,私家車主兼職開“專車”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還體驗了快的旗下的“一號專車”。從仙林大學城的學思路到仙鶴門地鐵站,約1.8公里,界面顯示預估26.17元。記者叫“一號專車”十幾秒后,有“專車”接單。
車子來到后,記者看到這是輛天語三廂轎車,沒有出租車標識。“您這不是私家車嗎?”記者問。“是的。我自己也有工作,不過不太忙。”駕駛員說,這是他的兼職。
按車型級別,他的天語三廂轎車被劃為“智選型”,起步價15元,每公里2.9元。更高級別的有舒適型、商務型和豪華型,收費最高的豪華型,起步價為25元,每公里4.17元。“南京剛開始有這個,我做了兩個月,也不過十幾單。”讓他很樂意干下去的原因之一,是如果一單生意少于40元,公司將予以補貼,以達到40元。如果超過40元,就不再補貼。
車到目的地,記者的手機顯示車費為22.1元。這意味著,駕駛員還將從公司拿到17.9元的補貼。駕駛員沒有運營證,“其實我們這就是租車服務。”
的哥質疑
“專車”干出租的活
這難道不算黑車?
對于打車軟件推出的“專車”服務,有市民點贊,也有人認為價格太高。
南京不少出租車司機對這些“專車”十分不滿。一位駕駛員告訴記者,這些“專車”的出現擾亂了出租車市場,“雖然不叫出租車,干的就是出租車的活,難道不算黑車么?”這位駕駛員說,他認為政府應該出手進行規范。
微博ID為“大地紅1012”的網友是南京的哥殷浩,他也早就注意到了兩家電商推出的“專車”。“兩家電商覬覦的是利用龐大的約車市場,以租賃形式洗白黑車營運。以‘一號專車’填補出行市場高端客戶需求為借口,臺面上說不與的士爭鋒奪食,實則是徹底顛覆現行的出租車運行模式,倒逼出租車行業完全進入一個低端、窮困潦倒的境地。”
不過,也有駕駛員認為沒必要過分擔心。駕駛員沙師傅一度是“滴滴打車”的“搶單王”,他倒是比較樂觀。他認為,從經濟角度考慮,多數人還會選擇出租車。“專車的檔次比價高,對有特殊需求的人士或者商務人士來說,會有吸引力。”在沙師傅看來,“專車”只是搶了小部分市場。
各方回應
[運營方]
專車是“汽車租賃+勞務代駕”,不是黑車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致電“滴滴打車”相關人士,一直沒有接通。不過駕駛員王師傅告訴記者:“我們沒有計價器,不是出租車,只是租賃公司的營運車。”
昨天下午,“一號專車”相關負責人葉先生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稱,早在7月8日,他們就在南京推出了“一號專車”服務。葉先生表示,這種服務針對中高端商務人士,與出租車完全不同。“車是汽車租賃公司的,駕駛員是勞務公司的,我們的‘專車’就相當于將汽車租賃服務和勞務代駕打包,通過快的打車的平臺在運營。”
葉先生強調說,他們的“專車”并非沒有營運資質的“黑車”,租賃公司的車輛都是可以合法租賃、提供服務。至于比出租車高出兩三倍的價格,葉先生指出,這相當于五星級飯店和普通快捷酒店的差別,價格透明,乘客可以選擇用或不用。
【管理部門】
是否涉嫌非法營運不好說
那么,這種利用打車軟件的專車是否屬于“黑車”呢?南京客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早就注意到這一新興事物,但對于記者的疑問,該負責人表示“不好說”。
對方說,傳統的非法營運車輛,一般是駕駛員開著自己的車,與乘客之間現金交易,而這種新型的租車方式里面,乘客不需要付現金給駕駛員,而租車公司也不用提供駕駛員,“現在是四方關系,包含了打車軟件、租車公司、乘客和駕駛員,交易方式比較隱蔽。”該負責人說,由于沒有相關法律規依據,對這種行為沒有查處。現代快報記者咨詢南京市物價局相關人士時,對方也表示在客管部門沒有明確界定情況下,是否違規收費沒有明確說法,他們正在調查了解。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國家以及各地對于租賃車能否進行客運的問題還沒有出臺法律法規,而打車軟件登記的車輛大部分就是租賃車,“鉆了法律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