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是全國知名的果汁飲料生產企業,一家是遠在云南的小型飲用水廠商,看似不沾邊的它們卻由于一場商標糾紛牽扯在了一起。近日,匯源果汁陷入到了商標授權涉嫌欺詐的漩渦中,被授權方——云南卡瓦格博稱因終止協議損失逾千萬元。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自稱“擁有先進技術”的卡瓦格博公司在云南迪慶是一家長期停產的企業,本欲利用匯源果汁管理漏洞,通過“買商標”實現翻身,不料匯源果汁“反悔”引發矛盾。8月6日,卡瓦格博公司方面已經收到傳票,商標糾紛案將于8月9日在密云法院開庭。
300萬買來“匯源商標”
祝強是云南香格里拉卡瓦格博飲用水有限公司董事長,2007年在香港設立了這家外資獨資企業。他不會料到,注冊資本只有128萬美元的卡瓦格博,會在5年后與國內最大的飲料企業對簿公堂。
“我今天已經收到了法院的傳票,通知8月9日開庭,3天時間讓我怎么準備?”盡管與匯源商標糾紛已經曝光多日,祝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依然十分激動,“匯源果汁商標授權之后強行終止協議,這是一種欺詐行為,現在反倒以經濟糾紛的名義把我告到法庭。”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一份只有4頁紙的《合作協議》中看到,匯源飲用水有限公司同意授權卡瓦格博公司使用“匯源”品牌生產、銷售飲用水系列產品。加盟費、技術服務費、品牌使用費合計為200萬元,質量保證金基數為50萬元,新增加一家工廠收取50萬元,上限為100萬元。合作時間為,自2011年7月15日至2014年12月31日。
需要指出的是,這份《協議》雖然蓋有雙方的公章,內容卻顯得十分簡單和模糊,例如違約責任約定:“甲方(匯源飲用水)不能保證本協議正常進行或提前終止協議,須賠償乙方相應損失。”
匯源果汁并沒有否認這份協議的真實性,廣告公關部負責人表示,“這只是框架協議,匯源果汁擁有400多個商標,具體使用哪個商標,需要得到集團的授權。卡瓦格博的違約行為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在未得到授權之前,就組織開展生產;二是未履行付款責任,沒有繳納質量保證金。”
對于匯源果汁的指責,祝強顯得很不服氣。祝強介紹,匯源飲用水有限公司是朱勝彪承包的企業,自負盈虧,當時達成商標授權協議時,朱勝彪提出將品牌使用費200萬元打入他個人賬戶,目的是為了避稅,付款之后只提供了一份收據。此外,卡瓦格博還支付給本次交易的中間人——匯源集團蘋果醋項目經理王樹平100萬元,當時款項用途講明是質量保證金,不過由于當時是匯入王樹平個人賬戶,沒有留下關于用途說明的憑證,如今成了一筆糊涂賬。
“傍名牌”四處碰壁
在卡瓦格博看來,與匯源飲用水有限公司簽訂的協議并沒有約定:獲得使用匯源品牌需要匯源集團授權。祝強表示,中間人匯源集團蘋果醋項目經理王樹平實際上也不是匯源的人,只是蘋果醋項目的經銷商,據其介紹,匯源飲用水有限公司已經給多家企業授權使用商標。
不過,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在整個事件中,卡瓦格博是知道匯源品牌使用需要得到集團授權這一事實的。在2011年7月簽署協議之后,卡瓦格博曾經希望在云南迪慶州的工廠進行生產,不過在報請管理部門審批時,雖然提供了匯源飲用水公司的食品流通許可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商標使用授權書,但是由于缺少匯源果汁的正式授權,依然沒能通過審核。
迫于無奈,卡瓦格博與匯源飲用水公司選擇了“暗度陳倉”的辦法。2011年12月,匯源飲用水公司作為品牌授權方、卡瓦格博作為委托加工方,與天津冠芳可樂飲料有限公司簽署了一份委托代加工合同,生產450ml引用天然水和550ml弱堿性水兩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