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已經過去大半年,對于許多上班族和企業家來說,真金白銀地感受到了錢緊的壓力:歐美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制造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興業銀行11.97+0.020.17%中國銀行2.65-0.01-0.38%業滑坡,投資和消費不振,出口需求疲軟,資本市場更是熊冠全球……
無論處于哪一種擔心,無論我們多么不情愿,面對全球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們的生活可能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影響。
辦法總比困難多。面對產銷或利潤的縮水,企業開始過緊日子,在等待機遇的同時,有計劃地節能增效,最大限度地壓低經營成本。上班族也更精心地算計著錢袋子,面對企業的不景氣和加薪無望,開始另辟蹊徑尋找新財道;一部分人已經嘗試多頭配置投資項目,保持財富的穩定性……
如何在緊日子的情境下把日子過好,我們該怎樣未雨綢繆?本期財迷進修班,意在結合國內經濟現狀,尋找應對經濟低迷期的真實案例,提出實用的理財之道。
背景
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
對于不明朗的宏觀經濟形勢,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中國經濟相當復雜,形勢不樂觀,屬于周期性因素。韓國和日本都曾經在經濟高速增長后出現下滑。相對而言,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多年高速增長之后,經濟出現了放緩跡象。
他說,這種放緩是基于歐美市場低迷,與國內產業結構的癥結。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平均增速是9.8%,近10年更是在10%以上,而這種高增長外向依賴度過高。
在國內經濟中,出口和投資比重較大,且工業投資較依賴出口。出口形勢差時,則會減少投資,降低生產。過去,第二產業及工業投資比重過高。進入“十二五”時期,我們看到了這種經濟結構的不可持續性,開始加快產業調整,發展第三產業。
曹遠征說,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將有2%左右的下降,GDP增長維持在8%左右。短期內,制造業也好,出口也罷,還將有下臺階的可能。
而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出口的萎縮和經濟的低迷密切相關,投資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有限,如果不調整匯率,出口很難改變低迷狀態,下半年企業經營狀況不會有明顯改觀。
案例A
轉變觀念
上班族“練攤兒”賺外快
“企業效益不好,聽說中秋月餅都不給發了,單位現在挺難的,上周經理還開了一次中層干部會呢,強調經濟下滑時期的對策,單位要節約成本,看來老板今年給加薪的可能性不大,這才想到了擺攤賺點外快。”姜鵬飛在桂林路附近的一家面館內,跟記者聊起了他的“創業”經歷。“首先要過的就是心理關,剛開始確實有些磨不開,畢竟在外人眼里還算有較體面的工作,所以在人前吆喝很不好意思,但我覺得經濟危機不是短期的,為了這個家,必須得轉變觀念,有所行動了。”
姜鵬飛,長春一家汽車配件廠庫房出納主管,每月3200元的工資,獎金很少。妻子則是該廠辦公室文秘,月收入2300元。兩個人一起上下班,和很多人一樣,屬于典型的工薪階層,過著平凡的日子。
“在朋友眼里,每月5000多元收入挺讓人羨慕,可有了孩子后,生活壓力倍增。”姜鵬飛說,孩子現在4歲,在一家幼兒園“托管”,每月費用1300元,結婚買房子是父母給拿的首付,每月要還1237元,還有7年還清,這些都是剛性支出,可支配收入只有2963元。如果算上水電、煤氣、電話、交通,柴米油鹽等,每月至少1000元支出(中午在單位吃),根本就不剩啥了。這還不算娛樂、隨禮、就醫的費用。
姜鵬飛告訴記者,一年下來也攢不了幾個錢,過幾年孩子就要上學,父母年紀也大了,現在企業嚴控成本,雖然暫時還未裁員,但漲工資短期是沒有希望了。事實上,為了能給未來的生活增加點籌碼,不降低生活質量,在經過市場考察后,姜鵬飛和妻子正式加入“練攤大軍”,目前已經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