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問及放了幾年的魚翅舊貨是否可以用藥水泡下重新熬湯時,經銷商稱,他們不拿藥水漂白的話貨很難保證,因為味道很臭很難保鮮,且容易壞掉。
據業內人士爆料,黑作坊一般都用大工業雙氧水和氨水這兩種藥水對魚翅進行漂白與消毒,但加工好的雙氧水魚翅撈起來之后不會再用清水沖洗了,晾干了直接打包。
據專家介紹,工業雙氧水含有砷、重金屬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并可與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環氧酚物質致癌,特別是消化道癌癥,另外也會嚴重損壞食用者的健康,而氨水入口會出現嚴重的消化道刺激癥狀,如食道炎等。
魚翅形成走私鏈
2012年11月12日,江門海關緝私部門展開收網行動,現場抓獲多名涉嫌走私進口魚翅的犯罪嫌疑人,扣押魚翅、海參等高檔海珍品走私貨物,共計272.53噸。江門毗鄰港澳,是著名的僑鄉,也是全國最著名的魚翅加工產業基地。2012年5月,江門海關審單官員在調閱報關單據時,發現江門某魚翅加工企業,連續三年報價不變,且報關價格遠低于國際行情。但這家公司銷售給客戶的成品價格卻是隨行就市,十分高昂。這種情況引起了緝私部門的警覺,從而開展調查。原來這家公司近年來與境外不法中轉商勾結,隱秘原始單證,開具虛假單證,以低于真實成交價三分之二的價格,報關進口魚翅的原料。
這是一個由代理公司、境外供貨商和國內貨主三方勾結而成的走私鏈條。首先,代理公司是洗單行為的推手,為吸引客戶,他們推出超低價的包稅業務,為賺取額外收益,境外供貨商大力配合,制作傳遞了真假兩套報關單證。而國內貨主,有的是主動上鉤,有的則是被動參與。行業內大家都這樣干,你不干就只能吃虧,最后洗單要成功,必須依靠地下錢莊來洗錢。
利用洗單手法,貨主單位的報關價格只有真實價格的三分之一,使國家關稅嚴重流失。更為可怕的是,這樣的潛規則,會使一些原本規矩做生意的公司,面臨價格競爭壓力,也不得不觸犯法律。
據了解,中國并非魚翅原料的主要產地,因此,商家需要從西班牙、印度尼西亞、莫桑比克、菲律賓等國家進口。據人民網提供的數據,在短短30多年的時間里面,全世界魚翅貿易的總量從不到4000噸,激增至14000噸,其中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三地魚翅消費,占據著全球魚翅貿易和消費的95%以上。
■行動
北京工商抽查海鮮市場
針對央視昨天曝出的“假魚翅”事件,豐臺工商分局昨天立即采取行動,對京深等海鮮市場上的魚翅產品進行突擊檢查,并抽樣送檢。
據報道,一些飯店用以假亂真,用類似魚翅的產品代表魚翅,這些產品存在很大的問題,其中提到了北京的海鮮市場。據記者從豐臺工商分局了解到,在看到央視的報道后,工商駐市場人員立即對市場上銷售魚翅產品,以及仿魚翅產品進行檢查。
工商人員表示,由于市場在銷售時,并不是以魚翅的名義對外銷售,很難追究其冒充的責任。工商人員抽取了一些樣品,將送到有關檢測機構檢測,主要檢測這些產品的一些指標是否合格,是否存在超標的情況。
■快評
文明消費從拒絕魚翅開始
為什么假魚翅會賣得這么火呢?說到底,無非需求太龐大,暴利太誘人。
支撐很多人魚翅消費的兩條腿,一個是虛榮,一個是無知。一些人覺得:吃飯一擲千金才顯得排場;另一些人則誤以為魚翅是高級營養品。殊不知,靠擺闊撐面子,這是一種病態心理,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至于魚翅的營養價值,充其量只相當于雞蛋,更不用說假魚翅了。
因此,畸形的消費觀如果不改變,假魚翅就會總有市場。真魚翅吃得越多,遭殃的鯊魚就越多;假魚翅吃得越多,造假犯罪者賺得就越多。反過來,如果大家都不吃魚翅,好處絕不止一個:可以少花冤枉錢,可以斷了造假者的財路,更可以放鯊魚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