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如何加強網絡文學的批評與爭鳴
我國網絡文學崛起只有不到20年時間,是個蓬勃發展的新事物,對與互聯網一起成長起來的廣大青少年影響極大。鑒于網絡文學生產中市場和資本的影響及其消費特征,對網絡文學健康有序發展進行支持引導,不但勢在必行,而且要遵循規律,分層面有所作為。
一是理論引領要切實推進。網絡文學處于激烈變化之中,學術界對其生產方式、傳播機制、接受規律等,從誕生之日起就沒有停止過理論探討,但理 論成果對網絡文學創作的引導作用尚不明顯。要進一步強化網絡文學理論支持引導,整合學術力量推進網絡文學理論建構,既探討網絡文學價值地位作用、類型化特 征及與傳播消費等問題,也研究網絡小說文本、創作特征及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聯系等,著眼于為網絡文學創作提供方法論和認識論上的幫助,對大眾網絡文 學審美鑒賞有所裨益,推動逐步建立“網絡文學作品內容評價體系”“網絡文學作家信用評估體系”“網絡文學網站評估監測體系”。
二是批評引導要不斷加強。相對于網絡文學創作的海量,網絡文學批評呈明顯缺位滯后態勢,“單腿行走”狀況明顯,普遍存在網絡文學批評專家人 數少難成氣候、網民即興發言隨意草率的批評卻成聲勢,網絡文學線上傳播、線下批評“兩張皮”,網絡批評脫離文本,針對性較差,創作與批評良性互動缺乏等現 象和問題。要發揮網絡文學批評作為網絡文學創作的鏡子、良藥的作用,加強網絡文學批評,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符合網絡文學特點和規律的評價體系,既著 眼文學性也兼顧消費性,探索適合網絡文學生成、傳播特點的批評渠道和形式。要倡導網絡批評家提前介入、跟讀網絡作品,敢于“剜爛蘋果”,提高針對性影響 力。要創新批評陣地,“網上來網上去”,充分利用網絡開展批評,推動網站隨同作品上線開通批評平臺。要推動和鼓勵傳統文學評論家“華麗轉身”,在網上發 聲,影響和引導網民閱讀,提升網絡文學評論水平。要注重從網絡作家和網站編輯中發現培養網絡文學批評家,逐步形成一支素質優良、熟悉互聯網的網絡文學批評 家隊伍。
三是維權支持決不放松。網絡作家權益維護較之傳統作家更復雜更艱巨。目前不少網絡作家收費章節被其他網站轉為免費閱讀,有的作品則全書遭盜 版,盜版網站難以被查處追究。這種狀況要著力予以改變。網絡作家維權工作要繼續發揮好中國作協相關機構及“作家權益保障委員會”的作用,并加強與廣電總 局、國家版權局等部門維權機構的配合,形成維權合力,推動制定網絡文學作品最低稿酬保障標準等,維護好網絡作家合法權益。
(轉載自1月28日《文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