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閱讀是一座燈塔,能夠指明前進的方向;有人說,閱讀是一縷陽光,能夠照亮人生的旅途;有人說,閱讀是一架階梯,能夠讓人通向美好的明天。在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四川大學教授周嘯天眼里,閱讀已然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幾乎和書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他,對閱讀由衷地熱愛。日前,記者前往位于川大竹林村的周嘯天家中拜訪,有幸一睹周嘯天書房真容,并聽周嘯天講述他的閱讀情緣。
一冊手工書目 匯聚數十年間閱讀精華
當周嘯天為記者打開家門,一股學者氣息撲面而來——整潔的房間、懸掛的國畫、茶幾上的茶具、各個角落的書籍……這一切都昭示著,它們的主人必是一位愛書人。周嘯天十分謙虛地笑著說,自己的家只是一間非常普通的老房子,在聽明記者來意后,他打開緊閉的書房房門,然后將一本16開大小的“雜志”遞給記者,沒想到,這本“雜志”才是周嘯天家中最珍貴的寶貝。
記者看到,這本“雜志”很奇怪,封面只是花花綠綠的彩紙而沒有文字,翻開內頁,也沒有目錄或前言,只有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書名……這究竟是一本什么“雜志”?周嘯天笑著告訴記者,這個冊子并非雜志,而是由他親手一頁頁粘貼而成的純手工書目。這冊書目中,有周嘯天讀書時老師推薦的書目,有他在雜志上剪下來的好書推薦,有其他高校的閱讀推薦,既有印刷體也有手寫體,盡管紙張都已泛黃,卻被保存得十分完好,甚至沒有一處折頁或破損。
“做學問嘛,就是和書打交道,所以書目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在這一冊書目里,開篇的《唐宋文學專業1978級培養計劃》是我研究生入學時學校發給我們的,里面詳細地列舉了我這個專業的必讀書目,對我幾十年的研究有很大作用。這個《文藝工作者學習政治理論和古典文學的參考書目》是我特別重視的,這里面既有《詩經》《論語》《孟子》《莊子》《楚辭》等中國名著,又有普希金、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大家的俄羅斯名著,還有拜倫、巴爾扎克、歌德、狄更斯等世界各國名家名作,這里面上百種書我基本都看完了。”周嘯天透露,他對閱讀的熱愛與他的童年經歷有關:“我父親是一位歷史老師,他教育我要有書目意識,而且在我小的時候家里開了一家書店,我的童年時光都是在書店里度過的,我印象中,那里有看不完的好書。”
沒有什么能比 一本好書帶來更大的樂趣
周嘯天笑著說,這一冊泛黃的書目,他早已爛熟于心,如今,他常常把書目復印給自己的學生閱讀,或根據這冊書目為學生親手擬寫書單。“當年,我的老師親手寫書單給我,現在是我寫給我的學生,我希望學生們也能在閱讀中找到真正的快樂。”周嘯天說,他現在的生活里,是“不寫就讀,不想就讀,不玩就讀”,這是因為“沒有什么能比一本好書帶來更大的樂趣。”周嘯天家中的書房,是他閱讀生活的最好證明。記者看到,這間書房面積不大,但書的數量卻相當多,除窗戶外,三面墻都幾乎被書柜完全覆蓋,既有方便取閱的敞開式書柜,也有保存珍品、字畫的封閉式書柜,古今中外各色書籍都有,而且擺放得極為整齊,充分顯示出主人對閱讀的真心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