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此歡呼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到來了。我覺得不宜過分樂觀,也許,這還 只是一個新的起步,當然,是在詩歌的社會基礎夯實以后的一個起步。就像電影院線大規模發展之后億元票房不再是神話,現在,詩歌讀者群、新的詩歌傳播渠道和 相當數量的寫作群體都已經有了,但我們似乎還需要呼喚偉大的當代詩歌的出現,期盼“高原”之上的“高峰”。最近詩歌界熱烈討論詩歌的“草根性”,期望一個 自由、自發、自然并最終走向自覺的詩歌寫作時代的到來,其背后也許有這么一個深層的思考:在中國現代化加速以后,當代詩歌在已經向外(西方)學習之后,需 要再向下(本土)、向內(傳統)尋找資源和動力,從而最終向上建立中國人的現代意義世界,包括生活的、美學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