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競聘上崗,雙向選擇,理順工作關系,形成整體合力。要按照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和要求,適時改革地市黨報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推行全員聘任制,進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實行競聘上崗,雙向選擇,給每個員工自由選擇崗位的權力和機會。很多發達地區的報社早已實行全員聘任制,實行合同管理,在編人員和聘任制人員統一標準和要求。全體員工在與報社定期簽定勞動合同的同時,按期簽定上崗協議書,各部門負責人和報社簽訂上崗協議,每個員工和部門負責人簽訂上崗協議,到期就重新聘任、簽約。這些舉措有助于體現公平公正,理順工作關系,減少內部矛盾,形成整體合力。
健全規章制度,規范工作程序。為保證報紙質量的穩定提高,很多報社都有比較嚴格、規范的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值得地市黨報關注和研究的是,除了正常的業務分工、采編合作,每天下午開一次編前會以外,目前不少報社每天上午都召開一個采前會(也即新聞策劃會),及時通報、匯總當天的新聞線索,組織策劃重點新聞,指導記者采寫稿件,醞釀次日見報的頭條和重點報道,這無疑會使記者的報道更有超前意識和深度,對此,地市黨報可以很好地學習和借鑒。
以人為本,建立科學評價體系
人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人力資源是生產力最重要的資源。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地市級媒體在人力資源的配置、開發、培訓和管理等方面都還不夠系統和完善,不能適應報業發展的新形勢。因此,要解放生產力,調動人的積極性,必須進一步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建立健全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人力資源培訓和管理辦法,不斷提高全體新聞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參考、借鑒其他先進媒體的經驗和做法,改革粗放、簡單的考核制度,建立全面、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
現在比較成熟和規范的報社都對采編人員采用打分制,并建立了多層次、全方位的考核獎懲制度。有的實行經費總額包干,報社每年將經費按人員比例劃撥給日報和所屬子報,由日報、子報進行二次分配,有的根據人員數量和承擔的工作任務將經費劃到各部門,由各部門再進行二次分配。很多先進報社的考核制度比較完善、科學,根據不同崗位和期限,設置了具有激勵、獎懲作用的多元考核體系。有些獎勵措施值得地市黨報學習和借鑒:數量獎:根據績效考核,記者、編輯按分取酬,多勞多得(一般由專門成立的報社考核機構當天上午評定);質量獎:根據稿件和版面質量,再次評定好稿和好版面獎(一般由下午的編前會評定,主要落在重點稿件和重點版面上);月度好稿獎:按月評比一定數量的各類新聞稿件并予以獎勵;月度優秀策劃獎:記者、編輯都可以申報策劃選題,提交策劃報告,見報后根據策劃報告和社會效益按月評獎。此外,一些報社還專門設立社長或總編輯特別獎,設立社長或總編輯基金,每年單列預算和開支,主要用于在某項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如個人獎、項目獎、特別貢獻獎等等。這些獎項一般由各部門根據具體工作不定期申報,也可以按季度、年度評選,還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隨時設立獨家新聞獎、頭條新聞獎、人物新聞獎等特別獎項,充分發揮社長或總編輯特別獎在指導重點報道和調動記者、編輯工作方向上的指揮棒作用。
對接新媒體,迎接數字化
當前,數字技術的運用正以不可想象的滲透力每日每時地在發展著,數字技術支撐的新傳媒,如網站、電子報、手機報,其成長之勢咄咄逼人。因此,地市黨報要敢于正視現實,積極探索新舊媒體融合之道,以新的觀念和姿態迎接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努力拓展報業多元化發展的新空間。在網絡信息時代,網上看報將成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紙質報紙、網絡報紙都是重要的報紙形態。地市黨報對新傳媒既不能束手無策,也不能漠然視之,與其為其所逼,不如早早地“拿來”為我所用。傳統報業要認清報業形態改變的各種可能,充分把握報紙機構作為新聞傳媒信息的源頭地位,積極采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報紙新聞內容、紙質報紙、網絡報紙和電子版銷售的完美融合。就發展趨勢看,地市報應冷靜把握傳媒競爭角逐的大勢,及時決策,加強數字技術的運用,發展數字技術新媒體,建設和裝備以平面媒體為內容依托的網站,發布電子報和數字新聞,開辟博客空間,將網站辦成集發布、交流為一體的傳播空間,作為平面媒體的盟友,形成報網結合、相互支持、良性發展的新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