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國土資源局將勇當建設大西安的急先鋒,加大指標投放、加快供地進程、加大資金保障、提供優質服務,千方百計化解用地難題,為大西安建設發展作貢獻。”作為大西安建設重要推進部門的負責人,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王建東說。
規劃 確保中心城區控制范圍達到729平方公里
“省市共建大西安,不僅是各種資源的聚集和綜合實力的昭示,更是城市國際形象和影響力的提升。”王建東認為,建設大西安,尤其要樹立世界眼光、全球思維,在世界格局中定位西安、規劃西安、建設西安、發展西安。
《關于省市共建大西安、加快推進創新型區域建設的若干意見》確定大西安總規劃建成區面積為800平方公里。王建東說,為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市國土資源局按照國際化大都市的戰略謀劃,科學修編了保障大西安發展的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使我市城市建成區面積從規劃原定的490平方公里增加到573平方公里,中心城區控制范圍達到729平方公里。
同時,為進一步推動大西安建設,市國土資源局對已審批的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調整,全市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為70.5萬畝,比調整前增加7.5萬畝;規劃期末建設用地總規模為251.5萬畝,比調整前增加20.23萬畝。這些規模、計劃的擴增,為大西安建設用地保障提供了空間。
指標 確保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達到5萬畝以上
“項目建設對西安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是西安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對于項目的重要性,王建東有著清醒的認識,“市國土資源局一直把確保大項目落地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千方百計保障大項目的用地指標。”
為確保大西安的用地水平與生產總值占全省的比重基本相當,西安市國土資源局抓住陜西省支持渭北工業區建設、三星電子項目建設等重點項目的契機,爭取每年新增建設用地計劃5萬畝以上,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向渭北工業區、“五區一港兩基地”,縣域工業園區傾斜。“計劃為渭北工業區、3個副中心城市等重點區域追加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4萬畝;為三星電子項目、西安殯儀館等19個重點項目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2.2萬畝,為兵器工業園、國際港務區綜合保稅區解決了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3萬畝,并設法解決航天基地軍民融合項目、地鐵項目、央企進陜項目、省企落戶項目等大批重點項目、民生工程用地問題,為大西安全面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和持續發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具體到實際指標分解,王建東解釋道。
“舉例說吧,三星電子項目落戶西安后,市國土資源局為三星電子項目布設新增建設用地規劃指標8600畝,專項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8000畝。”王建東說,目前三星電子芯片項目一期用地預審已經國土資源部審批,今年開工建設的用地已全部審批,正在辦理有關供地手續。
副中心城市和重點鎮是承接大西安功能擴展和產業轉移的主要區域。《關于省市共建大西安、加快推進創新型區域建設的若干意見》強調推進大西安城鎮功能拓展,把大西安及其輻射區建成錯落有致、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產業配套,由大城市、中等城市、縣城和重點鎮共同組成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城市集群。“市國土資源局著眼于加快閻良、臨潼、戶縣副中心城市建設和高陵縣統籌城鄉建設,近年來累計爭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15個、1.4萬畝,緩解了我市建設用地供需矛盾。”王建東表示,今后市國土資源局每年將爭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8000畝,大力開展農村建設用地整理,創新土地整理復墾開發模式,大力推進“空心村”綜合治理和鄉村企業用地整治,讓農民受益,讓有限的土地資源釋放出最大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