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深入推進改革,進行大膽探索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強化對標考核工作,培育發展大企業、大集團。
——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法制、政策和市場環境,支持民間資本聯合進入交通、水利、市政、教育、醫療等領域。
——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加快推進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
——加快建設西安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范基地,完善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運行機制,抓好國家科技金融結合試點。
——加快推進財政改革,提高縣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建立鄉鎮政權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全面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鞏固紡織、食品、森工行業職工收入增長成果,提高糧食行業職工收入水平,逐步建立收入過低行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的長效機制。
進一步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加快推進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與我省優質資源嫁接融合,有針對性地赴歐美、日韓和長三角、珠三角招商引資,狠抓“央企進陜”、“民企進陜”和港澳招商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接產業轉移。
——壯大外向型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果汁、重型載貨車、石油鉆采設備等傳統優勢出口產業,積極發展電子信息、飛機及其零部件等新興出口產業,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和服務貿易,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海外開展多種經濟技術合作。
——全年引進外資36.7億美元、內資4000億元,進出口總額突破160億美元,分別增長25%、20%和10%。
加快構建城鄉社區服務網絡
全面推進社區服務站建設,探索建立新型社區管理體制。繼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農村基層就業,完善從優秀村干部中招收鄉鎮公務員制度。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的基礎作用,切實加強社會組織管理。以推行居住證為重點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認真做好流動人口、農村留守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工作。
強化公共安全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
健全質量安全監管體制,突出抓好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和農資等重要生活生產用品的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推進餐飲企業動態量化管理制度全覆蓋,切實抓好以學校食堂為重點的集中餐飲場所的安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機制,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工作,狠抓校車和學生宿舍安全管理,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做好防災減災工作,從今年起每年建設3個市級、16個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倉庫。繼續推進平安陜西創建活動,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堅決防止在工程建設、土地征用、城市拆遷等方面損害群眾利益。
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簡政放權,提高效率,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市場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
加強政府作風建設,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深入開展為民務實清廉教育實踐活動,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減少會議和文件、簡報,嚴格控制慶典、論壇等活動,大力弘揚延安精神。
——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強化行政問責、審計監督和效能監察,突出整治行政機關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投標行為,推進公車改革,加強商業預付卡管理、“小金庫”清理和公務卡結算工作,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