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調控思路隱現
吳晉華介紹,從今年5月份起,鄭州就采取加強價格申報管理、嚴格企業網簽資格、強化市場監測等措施,先后有60余家樓盤因漲價被鄭州市房管局暫停網簽,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不準入市銷售。
目前,至少從數據上看,鄭州始于今年5月的調控加碼已經產生初步的效果,這或許也是當地政府決心進一步升級限購令的原因之一。據鄭州官方發布的數據,鄭州8月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7589元/平方米,環比下跌2.34%,創下今年以來單月最大降幅。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政策層面的微妙變化會引起市場買賣雙方心態的變化。鄭州限購升級勢必會導致“階段性”的觀望狀態出現。這種“階段性”的觀望主要表現在“政策到底是否嚴格執行、時間會持續多久、會否導致降價現象出現”等等。
“一般來講,這樣的市場觀望期不會超過4~6個月,也就是政策執行的時效性周期。因此,一旦鄭州限購令升級政策執行4~6個月之后,政策的執行時效性有可能會削弱。”張宏偉稱。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鄭州,溫州、蕪湖、深圳等地也于近期微調了當地的樓市政策。
“溫州限購放松、蕪湖深圳樓市政策‘變相微調’、鄭州限購嚴厲升級,這說明今后的調控思路會出現分化。”德佑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鱗稱,別的城市確實有可能跟進調整當地的樓市政策,但應該都是會在中央的規定范圍內以“微調”為主,“顛覆性的政策”出現的可能性不大。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楊晶晶亦認為,各地樓市政策已經出現明顯分化,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樓市火爆,為實現年初制定的房價調控目標,政策只能趨緊,部分成交暗淡的三四線城市,由于供過于求,顯然會扛起“政策救市”的大旗。(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