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監察部公布,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而倪發科的落馬,就緣于城市的“大拆大建”和官商勾結。據媒體報道,倪發科的外號是“扒市長”,主政安徽六安期間,倪發科大搞城市建設,從外地調來了眾多的開發商,輕松獲得優質項目,且其親屬涉嫌搞土地開發,在他干涉或默許下“拿了很多項目”,尤其是賤賣皖西賓館土地等,引起了原皖西賓館所有方的持續舉報。6月30日,監察部宣布,內蒙古自治區統戰部原部長王素毅正被調查。據悉,王素毅曾在內蒙古巴彥淖爾任盟長、市長、市委書記,共約7年時間。據媒體報道,這期間,巴市進行了大規模土地開發和城市建設。王素毅及多名下屬被指與開發商國泰集團董事長李國民關系匪淺,李國民后來被指向巴彥淖爾官場多名高官行賄,兩者之間存在權錢勾結之嫌,最終王素毅也遭到查處。
7月6日,監察部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總工會原主席李達球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今年5月,鐘山原縣委書記譚玉和違反國家關于土地出讓、稅務征收法律法規,擅自決定降低土地出讓價格、減免有關稅費,造成國有土地出讓金損失238萬多元、國家稅費損失342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鐘山縣隸屬于廣西賀州市,2003—2008年,李達球在賀州任市委書記。在譚玉和被判刑兩個月之后,7月6日,李達球被中紀委調查。有媒體報道,李達球在譚玉和落馬后緊接著遭到查處,且有舉報者稱譚玉和案中買地受益人與李達球存在一定關聯,這顯示李達球與譚玉和案的關聯性。不過這還需要官方最終認定。
雖然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并非因“房”事落馬,而是涉及非法收購和大量權錢交易。但有媒體曝出,劉鐵男在北京、青島等地有5處住宅,如果此事被證實,可以推斷,以國家工作人員正常收入,能否在這些地方買得起5套住宅是個疑問。那么,買房子的資金是如何來的?這一切還需要國家有關部門逐步揭曉。如果是用合法收入買房,那無非是個“房多多”,只是正常的房地產投資行為;但如果是用非法收入買房,那就是在洗錢。
四川省原副省長郭永祥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并沒有過多細節公開。但據報道,石油系統出身的郭永祥與9月和外界失去聯系的四川商人吳兵、李廣元私交甚密,而吳兵在石油、水電、文娛、房地產等領域十分活躍。但郭永祥是否真涉足房地產,尚待官方認定。
目前,8位落馬高官中,只有9月被證實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的國資委原主任蔣潔敏,有關他的公開信息尚未涉“房”。
2000年以來,半數落馬省部級高官涉及房地產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統計,調查梳理了自2000年以來被查處的省部級官員的落馬軌跡,結果發現大量落馬高官都涉及房地產。
高官涉及房地產有兩種形態:第一類,是背后有房地產利益鏈條,或直接間接倒騰土地,或縱容支持親屬開發房地產,或與開發商結成利益同盟,或用非法收入買房倒手等;第二類是用正常合理收入買房置業。
針對第一類情況,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目前,貪官坐擁多套房產,表明房地產領域正成為官場集中腐敗的重要場所。這種腐敗,建立在以下幾條途徑之上。一、將平時的受賄資金投向房產領域;二、與開發商勾結,從而變相地獲取房產;三、以各種隱藏的方式進行受賄,如房產不登記在名下,或以低成本的方式“租借”開發商的相應住宅;四、借各種公開的住房補貼、高額的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等,來謀求房產。
根據第一類情況梳理2000年以來落馬的省部級高官,以官方對外公布的調查時間為標準,2013年,據公開信息,涉及房地產的落馬高官為周鎮宏、倪發科、王素毅、李達球、劉鐵男五人,郭永祥、蔣潔敏因與房地產無明顯交集而不列入此次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