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王陽 鄒明仲)在今年的夏季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即“高中會考”)中,山東、甘肅等地出現泄題、作弊等亂象。“中國網事”記者調查了解到,多年來,學校、教師、學生對高中會考有著不同程度的輕視、應付心理,有些地區甚至默認老師幫助學生作弊。
個別地區高中會考的形式化、“走過場”,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這不禁讓人思考,是什么讓高中會考這般“食之無味”,今后高中會考又該向何處去,應該如何推進改革,高中會考“棄之可惜”嗎?
會考作弊是個案還是“常態”?
在今年剛剛結束的各地高中會考中,媒體曝光出個別地區發生了泄題、作弊等種種亂象。
在山東,發生疑似會考泄題事件,化學科目開考半小時,網上就出現了試題答案;思想政治科目開考僅20分鐘后,網上就有了試題圖片。
記者從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了解到,工作人員在網上監測到有人在考試期間通過QQ空間、QQ群散布試題照片及答案。對此,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啟動了應急處置預案,并在第一時間向警方報了案。
無獨有偶。在甘肅會考第二天的考試期間,網絡上也出現了疑似傳播作弊信息的帖子。記者在QQ群搜索欄中輸入“甘肅會考”等字眼后,發現多個QQ群介紹標有“發送會考答案”“會考答案穩發”“開考15分鐘出答案”等內容。
一個群號為“5235556**”的“甘肅會考支援群”里,在考試期間,群主的QQ空間發布了數學、生物、英語試題答案。記者搜索了解到,這些疑似答案發布者除了通過QQ空間之外,還通過微信向考生發送答案。
擁有二十余年教齡的山東省萊州一中教師王世琴介紹,萊州市高中實行會考監考問責制之前,經常出現教師“低頭監考”,甚至幫忙作弊的現象,由于會考科目包括全部高中科目,許多學生直接以小抄應對。
一位在北京參加今年會考的高中生告訴記者,學校為他們發放了一本會考題冊,其中就包含很多與會考真題十分近似的題目。
高中會考流于形式緣由何在?
記者從全國多所高中了解到,專門教授會考科目的教師自我認同感明顯低于教授高考科目的教師。一位山東濟寧的高中老師告訴記者,如果專門去教會考科目,感覺是對自己教學水平的否定,畢竟高考才是各高中學校競爭的舞臺。
記者還了解到,高中會考成績通常分為四個等級,最后一個等級為不及格,按照有關規定,不及格的學生將拿不到高中畢業證。此外,會考成績還是開具轉學、出國留學成績、升學、就業、應征入伍等證明的主要依據,不可謂不重要。
既然如此,高中會考作弊、泄題等亂象層出不窮,“走過場”成為潛規則的緣由究竟何在?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認為,“高考是高中教育的指揮棒”是根本原因。他認為,高考的強勢地位壓縮了會考的空間,會考的有些科目并不是高考中的內容,會考往往在高中文理分科后舉行,高中生往往不愿意在那些重新“撿起來”的會考科目上再下功夫,這就使得會考往往流于形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認為,會考考察內容包括高中階段學習的所有科目,其中有些科目并不是高考的內容,這是考試成了“走過場”的重要原因。
北京某重點高中的老師李昌盛說,由于會考一般定于高二下學期末進行,過多時間準備會考就會牽扯備戰高考的精力,“簡單應付”會考的心理普遍存在。甚至有很多高中老師認為,有了嚴格的高考,會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
某種程度上,認真復習會考會進一步加重學生負擔。很多老師們認為會考再加上高考,考察的科目太多,高中會考已成了高考的“干擾項”,因此主張簡化考試,甚至廢止高中會考制度。
而從高中校方的角度來看,會考成績作為衡量普通高中辦學水平的指標,涉及到各個高中在全市的排名,也必須應付過去。有很多地方的監考放松,監考老師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考生們也就應付了事,造成會考成績水分較多。
在高中畢業后就步入社會的學生眼里,會考也是“混混就行”。“對于我們這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學校總不能收了學費不給我們畢業證吧。”一名高中畢業準備工作的河南考生這樣說道。
如何還畢業考試應有之義?
其實,近年來高中會考作弊現象一直層出不窮,引來大量爭議的同時,也讓人們思考會考制度究竟如何更好地發揮效力。
記者采訪中發現,許多高中教師、學生及家長,由于過度重視高考、忽視會考,認為會考與高考是對立的兩方。一些高中教師認為,高考已經兼具了考察高中學業情況與選拔考生繼續深造的功能。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表示,目前多數支持取消會考的是高中校方、學生和家長,原因是把升學作為高中唯一目標,其他所謂與高考無關的都成為了干擾因素。
同時,有教師認為充分發揮會考成績的實際評價效力才是解決之道。新疆喀什的一名高中教師劉秋聲說:“會考是關系到畢業證的考試,成績與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一起記入畢業生檔案。但是,由于等級積分制和監考松弛,會考成績作為高考錄取時的參考依據,其價值很難體現。”
劉堅等專家認為,高中階段在整個教育時期非常重要,高中會考考察一個合格高中生必須掌握的全科目知識內容,文理平衡的知識結構很重要,改革會考應該在備考、監考、評分等執行層面更加嚴厲。
“高二會考,高三高考,是對全國所有高中都一樣;各省組織高中會考,決定高中生能否畢業,這也都是公平的。現實中之所以亂象頻發,不是會考制度本身出現了問題,而是有人在自己跑道守規矩跑步,有的人卻‘搶跑道’。如果各省教育部門都監管到位,全國高中都按規矩進行會考,會考自然恢復其意義”,劉堅說。
王世琴介紹,每年在萊州市大約有7000名高中生畢業,其中約有4000人直接就業,而就業離不開會考取得的畢業證,“盡管很多聲音認為會考只是折騰人,但其實會考仍然非常重要,畢竟參加高考進入大學的學生只是少數。”
李立國認為,高考是升學選拔性的考試,高中會考是學業評價考試,由于某些高中將高考視為唯一的指揮棒,過早進行文理分科,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單一,不適應會考的多科目考試。
儲朝暉等專家不同意取消會考,認為要發揮好會考的高中成績評價功能,更重要的是推進高考制度的改革,讓高中會考真正成為高等院校招生的一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