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綜合消息: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地球自轉和參考系統服務地球定向中心(IERS)當地時間6日發布公告稱,國際標準時間UTC將在格林尼治時間2016年12月31日23時59分59秒(北京時間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之后,實施一個正閏秒,即增加1秒,然后才會跨入新的一年。這是為了讓兩個不同的時鐘標準彼此同步。
科技網站space介紹說,在歷史上,時間單位一直是依照地球相對于遙遠天體的自轉而定的。到了20世紀中葉,原子鐘的發明改變了這一點,科學家決定用銫原子的天然振蕩來定義秒長。
然而,這兩個時間標準并不完美吻合。測量顯示,由于月球引力和包括厄爾尼諾現象在內的其他因素影響,地球的自轉正在逐漸變慢,基于自轉的時間標準相比原子時鐘每天都會走偏1.5到2毫秒。這意味著每過500至750天,兩者就會相差整整1秒。
自1972年以來,負責讓世界時間保持協調的機構IERS就通過在原子時鐘上添加閏秒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為止已經添加了26個閏秒,上一次的閏秒被加在北京時間2015年7月1日的7時59分59秒之后。消息稱,這么做是為了讓兩個時間標準相差不超過0.9秒。
負責維護美國國防部主時鐘的美國海軍天文臺6日發布聲明表示,“我們可以輕易改變原子時鐘的時間,然而改變地球的自轉速度,讓它趕上原子時鐘的時間,卻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一般來說,閏秒會被添加在某一年的6月30日或者12月31日。兩次閏秒之間的時間間隔并不固定,最短的一次只隔了6個月,最長的一次隔了7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