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連續三天新房成交超過1000套,深圳再現總價達到310億元的高地價……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炒房潮愈演愈烈,而炒地熱潮也持續上演。
實際上,炒房潮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期。然而,加杠桿現象叢生,引爆了房地產市場,一二線房地產市場表現尤其瘋狂。
隨著房地產市場炒作熱潮的持續上演,經濟“脫實向虛”的意味也愈發濃厚。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是各類投機資金,通過各類加杠桿舉措,迅速實現資產的快速增值;另一方面,實體經濟中的企業“無心戀戰”,部分企業更是借助各種渠道的融資資金來直接或間接炒房,試圖豪賭一把,以此解決企業中長期的資金面壓力。或許,對于一些企業而言,順勢借錢炒房,賺錢概率還遠高于做實體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資產荒”的環境下,各路資金尋求優質資產的需求也明顯提升。但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無風險利率持續下滑的背景下,資金尋找到中高投資回報率,且相對偏低投資風險的優質資產,已經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情了。由此一來,對于部分實力資金而言,既有借道資本市場逢低布局,甚至舉牌優質藍籌股,來達到財務戰略投資需求,進而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目的,又有借道海外投資渠道,借助挖掘海外優質資產端的優勢,來實現優質資產端的長期儲備。除此以外,對于不少資金來說,既要迅速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又要很好地滿足其戰略投資的目標,或許更看重國內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一二線房地產市場的保值增值潛力。
不過,有趣的是,在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的背后,股票市場作為財富資金最為聚集的主要場所之一,卻并未受到資金顯著地追捧。
或許,在過去某一個時間段內,中國房地產市場曾經與股票市場存在著某種“蹺蹺板”的關系。不過,從過去幾年資產的保值增值功能來看,股市確實明顯遜色于國內一二線房地產市場。
除此以外,雖說國內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同樣受到了政策的影響,且離不開政策作為主導的特征,但在實際狀況下,房產稅等各類舉措卻遲遲未能夠落實,且結合各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國內一二線房地產市場的賺錢效應,仍顯著高于股票市場。而股票市場,卻往往帶有“牛短熊長”的特征,當股市漲勢過急時,接連的政策壓力,對股市的運行趨勢構成比較重要的影響。
對于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拐點何時形成的問題,市場各方爭論不休。從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表現來看,遲遲未能夠見到拐點出現。在時下“資產荒”背景下,資金急需尋求資產保值增值的渠道,當前民間資金過多,但又缺乏投資渠道的問題,確實也深刻影響著資金的投資去向。
或許,對于更多資金而言,他們接連入市炒房也實在是無奈之舉,而真正有效地解決“民間資金多,投資渠道少;中小企業多,融資渠道少”的問題,才能夠從本質上解決好各路資金、各類中小企業的真實憂慮。郭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