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全國超過20個城市接連上演樓市“限購周”。不過,就在去年以來中心城市房價大幅上漲的現實背景下,作為中部省會城市的長沙與直轄市重慶,這兩個城市的房價上漲速度顯然是“拖后腿的”。
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發布的9月份31個省會城市(含四大直轄市)的住宅房價排行情況可以發現,今年9月份,共有12個城市均價已超過萬元大關,其中北京均價已經超過5萬元/平方米,而重慶9月份的均價為6869元/平方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西部地區,這一價格排在蘭州、昆明、成都、南寧、西安等城市之后;而中部地區的長沙均價也只有6906元/平方米。
對于這兩個城市來說,盡管房價持續保持穩定發展,且至今均價都沒有超過7000元/平方米,但這兩個城市近年來的經濟增速卻一直領跑于一線、二線城市。
重慶市統計局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05.0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7%,比上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較全國高4.0個百分點。
盡管湖南省尚未公布三季報,但翻看長沙市的二季報可以看到,初步測算上半年長沙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280.01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增長3.1%、7.6%和11.6%;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2%。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一個城市的房價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但這并不等于說房價越高、經濟發展水平越好、城市競爭力越強,反之亦然。從這兩個城市的房價與經濟發展水平可以看出,房地產和地方經濟同步平穩發展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兩個城市的房價漲幅較為緩慢還與區域位置有關系。從實際情況來看,長沙和重慶的人口結構中,很多人口是流向東部地區的,這兩個城市對于當地人和外地人的吸納能力還有些不夠,這些都會影響此類區域的投資;再從收入水平來看,地區收入水平不高也會影響當地購房需求的釋放,進而拖累房價上漲。
當然,嚴躍進也指出,地方政府的積極把控也是這兩個城市房價上漲幅度緩慢的主要原因。從實際情況來看,對于此類地區來說,庫存規模相對較大,消化能力相對小,這也會使得此類地區的投資價值很難得到體現,進而影響后續其他投資者的進入。
(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