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新增掛牌量激增,業主惜售現象減弱;客戶購買意愿降低,交易熱度正在下滑。來自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周(第42周,10月10日-10月16日),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簽5623套,較國慶長假前一周的網簽量下降了40%,但與7-9月各周的交易量相差不大,甚至較個別月份還略高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二手房網簽的滯后性,10月新達成交易量的下滑將毋庸置疑。
京華時報記者潘秀林
賣的多買的少
中午時分,位于東三環一家中介門店里,仍然人來人往。“看著挺多人挺熱鬧的,但是多數都是來咨詢的,實際成交并不多”。談及9·30新政對門店成交量的影響,剛入行不久的經紀人小李頗為沮喪,來訪的客戶多為咨詢政策,雖然賣家多了,業主報價也開始松動,但越來越多買家卻不愿出手,都在等市場的進一步降溫。
“姐,最近新增的房源量特別多,您可以考慮一下。”記者以買房人身份來到東四環鏈家某門店時,受到經紀人小王的熱情招待。小王告訴記者,新政對大戶型的打壓最為明顯,尤其是二套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從50%到70%,很多客戶已經承受不了。記者發現,從10月1日到現在,不少小區一套房源都沒有成交。
但明顯增加的新增掛牌量,一定程度上讓小王稍感心安。“最近一周多時間,我和我的很多同事每天都有幾套新增房源”,小王說,新政之前的7-9月,業主普遍惜售,等著房價上漲,現在新政出臺了,不少業主想趁機趕快賣掉,興許還能趕上末班車。因此,不少房源的報價也開始松動,小王告訴記者,目前的議價空間多在5萬元左右。
10月上半月,我愛我家新增買賣客戶量環比上月下降了36.6%,表明客戶購房意愿降低,市場需求正在減少,交易熱度正在下降,客戶已從9·30之前的恐慌購買狀態走出。而新增買賣房源量環比增加、新增買賣客戶量減少,說明市場買賣雙方的博弈角色正在發生轉變。
網簽數據將進一步下滑
從7月至今的周網簽數據走勢可以看出,剛剛過去的第42周網簽量與7、8、9月各周的交易量相比并不算太低,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認為,國慶長假后的網簽數據雖然還不算太低,但10月新達成的交易量的下滑卻毋庸置疑。
這是因為10月以來網簽的客戶,大部分都是在新政出臺前就已簽署了購房合同的客戶,新政影響下,部分客戶延緩或取消了購房計劃,違約現象確有發生,但是大規模違約的現象并未出現,絕大部分客戶還是選擇了完成交易。
更能反映市場情況的是機構的實際交易數據。據我愛我家的實際交易數據顯示,北京二手房本輪交易的高點出現在第37周(9月5日-9月11日),隨后市場實際交易數據開始下滑,尤其是9·30新政后的41周、42周,市場的實際交易量較9月高點下降了近7成。
胡景暉表示,市場實際交易的高點出現在36周、37周,而網簽數據的高點出現在40周,可見網簽數據較市場實際交易有3到4周的滯后,所以,接下來市場的網簽數據還將進一步下滑。
房天下數據研究中心顯示,10月第2周,北京二手房網簽量節后回穩,整體水平恢復至低于9月同期、高于7月同期的水平,說明新政抑制了10月網簽過熱,但市場走勢仍在穩定區間。
房天下統計數據顯示,不少前期表現過熱的區域,如通州,目前已經開始回歸理性。
未出現大規模違約
胡景暉表示,10月以來網簽的客戶,大部分都是在新政出臺前就已經簽署了購房合同的客戶,從新政后網簽量的小幅回落來看,的確受新政影響,有部分資金實力較為緊張的客戶延緩或取消了購房計劃,出現了部分客戶違約的現象,但是大規模違約的現象并未出現。
一方面,對于絕大部分置業升級的客戶來說,已經簽訂合同的房屋大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在各方面都非常完善的理想房源,不少還是學區房,所以,即便是首付比例增加了,也不會輕易放棄。
另一方面,當前六七成的購房家庭都是換房需求,兩三個家庭,甚至更多家庭串在一起的連環交易不在少數,如果在這一鏈條上有一家違約,可能會導致幾個家庭的交易無法推進,所以大部分已經簽訂購房合同,但受新政影響要提高首付比例的家庭,對于違約大都會非常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