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5月底,西安國際港務區累計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35億元,累計實現大口徑財政收入20.48億元,累計實現進出口貿易額4.19億美元……經過四年夜以繼日的奮戰,西安國際港務區在西安東北角這一塊熱土迅速崛起,為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邊的陜西發展外向型經濟構建起了大港口,創造了讓人喜悅的“陸港傳奇”。陜西、西安從此進入了具有國際一流口岸服務功能的“港口時代”。然而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西安國際港務區人幾年如一日、不分晝夜加班加點的工作精神和實際努力。
“2008年國際港務區重新組建,只有我一個成員,既是領導又是員工。”西安市副市長、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韓松說,從招來的第一批員工到現在已有員工200余人,為將兩年當做三年用,自從受命推動西安國際港務區發展建設,“5+2、8+4、白加黑”的硬朗作風便成為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者們的工作常態,他們不畏困難,齊心協力為國際港務區的建設奮斗。
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副書記強曉安深情地說,超負荷的工作量沒有難倒團隊成員。為了得到家屬們的支持,他們把員工的家屬們接到國際港務區,家屬們諒解了親人晚回家的苦衷。
國際港務區的干部隊伍建設采取了“逢進必考、裸退裸進、德才兼備、能上能下、末位淘汰、不拘一格”的用人機制和用人原則,不論資排輩,不唯學歷,只唯能力和貢獻,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崗位上,為有能力的人搭建廣闊舞臺,通過目標責任制管理和考評績,充分調動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在實踐中鍛煉培養干部,造就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外向型經濟人才隊伍。
憑借著團結的班子、良好的工作作風、超強的戰斗力,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全體干部員工“埋頭苦干、真抓實干”,一系列重點項目的建設順利進行,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正式開通運營;西安公路港展示中心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西北出版物物流基地2011年7月運營;西安華南城一期預計今年10月份投入運營……(八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