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年5月,雷士照明在香港上市,2010年6月,雷士照明以25.18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入圍“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位列行業第一。
2012年3月27日,雷士照明發布2011年年度報告,2011年銷售收入較同期增長24.9%,達5.89億美元;銷售毛利較同期增長10.1%,達1.51億美元;稅前利潤較同期增長19.8%,達0.98億美元;公司擁有人應占的利潤較同期增長21.3%,達0.86億美元。
總部遷重慶再陷困境
2006年,雷士照明在惠州建成生產基地,并陸續在浙江江山、上海青浦建成生產基地。2009年,雷士照明投資重慶萬州,2011年重慶萬州生產基地已超過惠州,成為其在中國最大的生產基地。2012年3月底, 雷士照明宣布公司總部將遷重慶,總部入渝,重慶將形成一條年產值300億元以上的LED產業鏈。但是話音剛落,5月25日,吳長江缺席雷士照明股東大會,并宣布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雷士照明股價當日跌去逾13%。
接著傳出,吳長江夫婦遭有關部門調查。雷士照明在南岸區原計劃修建總部大廈一塊以低價成交的土地,目前仍處于閑置狀態。
吳長江曾發微博:“近期身心疲憊,想休整一段時間。”
吳長江什么時候回國?雷士照明何去何從?都還是未知數。
企業內遷面臨多重考驗
記者長期跟蹤內遷企業的情況,各地政府吸引深圳企業內遷投資,開出各種各樣的誘惑條件,往往成為企業內遷的陷阱。
房地產是最大的誘餌
在深圳一些企業不可能拿到土地,一些內地政府就慫恿:“到我那里投資,需要多少土地就給多少。價格便宜。”房地產是這些年令人向往的產業,有不少企業就奔著那里的土地去了。拿到土地后,政府又說,工業用地開發潛力小,可改成住宅用地,但是要交地價補差,有人經不住誘惑,又交了錢。這些企業本來實力就不大,土地再便宜,搞建設總要投資,成本一下子加大,如果生產銷售跟不上,資金一下子就出問題。在深圳辛辛苦苦賺得那點錢都投進去了。
深圳有一家禮品企業,被吸引到湖北投資,買了一大片地,蓋了四棟廠房。而它自己的業務只能使用一棟,其他三棟租不出去,企業一下子困難了。老板說,如果在深圳租一層廠房就夠了,價格貴點也多不了多少。訂單少還能少租點,能伸能縮,現在在內地投了那么多資,反而成本上去了,市場一不好,能不困難嗎?如果不建廠房,你想撤回深圳也容易,現在撤都撤不回,被套牢在那里。
就近招工是個傳說
“我們那里勞動力便宜,招工容易”。這是內地政府招商宣傳的優勢。
有一個做手套的深圳公司就吃過這樣的苦頭。他的工廠不大,原在深圳布吉。工人差不多都是江西一個鎮上的。那個鎮上的領導就到深圳來參觀考察,對老板說,我們給你蓋好廠房,你把工廠搬到我們那里,工人就不用來深圳了,工資還能少一點。這個老板一聽,這個主意行,既省了廠房租金,又減少了工資成本,物流成本增加不了多少,合算。老板就答應了。結果他把工廠搬到江西那個鎮上,卻招不到工人,跟深圳工資一樣多,原先在他廠里打工的工人也不去。那些年輕人說,我們打工不只為了賺錢,還要出去闖世界,見世面,打工要進大城市,就要走得遠一點。這個老板沒有辦法,只好把工廠又遷回深圳,來回一折騰,影響了一年的生意。
優惠條件靠不住
稅費減免等優惠條件多多,也是政府招商的誘餌。招商時,你提什么條件都能答應,只要你來就成。在你投資建廠之前,承諾都能兌現,但是一正常生產經營,就開始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