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因之四:房地產業仍是支柱
李克強副總理在學習十八大報告體會文章中透露,依然會繼續把房地產作為經濟支柱。在世界經濟放緩的形勢下,必須靠擴大內需實現持續發展。而房地產業是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通過加速城鎮化,會有相當數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及人口轉移到城市,這將帶來投資的大幅增長和消費的快速增加。
在構成經濟發展的消費、出口、投資三大需求中,根據2005年到2011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目前中國住房在所有的居民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是最高的,占到18點以上。除了其中的能源消費部分大概要占到百分之三點多,而直接住房消費和投資住房消費兩個加起來要占到15點幾,投資轉化為住房消費的部分占到我們GDP的增加值的1.5%,對于中國的經濟拉動作用也是其他行業所不能提供的。不管是汽車行業、旅游行業、機械制造行業,沒有一個產業的消費能力能大于房地產消費能力,這幾者都證明在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中,房地產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而且這種可持續度可能還會延期很長一段時間。
動因之五:樓市交易穩健增長
2012年年末的房地產市場來已然是一個“暖冬”。首先是貸款松動了,批貸款的速度也恢復到了如2007年房地產最火時的樣子,又新上了公積金貸款。其次是相關部門表示限購、限貸政策不會繼續在二三線城市鋪開。其三是樓市“泡沫”漸消,“金剛底”鑄成。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全國54個主要城市新建住宅簽約套數達到了236295套。超過了此前創出近2年新高的7月同期水平,環比10月份同期的上漲幅度更是達到了30.6%。全國各主要城市新房簽約量也均達到了年內的新高。2012年11月27日,北京、上海兩地土地市場同日出現“地王”,樓面價均超過3萬元每平方米。與此同時,相關數據顯示,進入四季度以來,北京、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長春、南京、杭州等9城市上周僅居住用地供應量高達653公頃,創年內新高。同時,二手市場成交量屢創新高。各地頻頻出現“日光盤”。既然房地產行業在國家重點調控下都能夠有這樣的發展,作為下游產業的泛家居行業,更加可以樂觀應市,不需要再有什么多余的擔心。(中國家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