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虧損,皇朝的情況可能比聯邦更嚴重些。”在潘守正的印象里,皇朝家私在圈內人的談資中,一直是“業內良心”的典范。“無論是開工廠、請代言人、研發新產品,皇朝都屬于開先河者。”他說。
二十年前,當時國內家具行業還處于最原始階段,皇朝家私在陜西西安的工廠建廠投產,這在當時打破了家具行業手工作坊的模式。
?“那時候,家具行業還是‘工廠階段’,意思是只要你開工廠,產品就能賣出去。”潘守正說。
果不其然,新廠投產才兩年,皇朝家私就不得不尋找新的工廠。產地的擴張意味著市場的擴大,隨后的幾年,皇朝家私相繼投放市場的櫸木系列、金騎士白金系列產品,都曾引領行業潮流,并且多年不衰。
?也是在那個時候,皇朝在全國建立了自己規模過千人的經銷商隊伍,這個隊伍曾讓皇朝家私的業績一直穩居家具行業銷量排行榜的前列。
據行業人士向新金融記者描述,當時的情景是,皇朝的經銷商最初可能只有幾百平米的賣場,但是做了幾年后,大都成長為擁有上萬平米的大賣場。
“可以說,皇朝養大了一批經銷商,現在包括一些著名家具從業者,都是從皇朝出來的。”他說,雖然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因為皇朝的虧損而轉戰其他品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都要賺錢。”
全品類模式之困
一個龐大的家具品牌的衰退,總能引起業界的反思。是2012年其原執行總裁馬明輝的辭任導致“馬氏王朝”的衰落,還是如今家居建材行業整體低迷?
對此,潘守正認為,都不是。馬明輝的離任,并不是皇朝家私衰退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在任時,皇朝家私已經出現了業績大幅下滑的景象。至于家居建材行業的衰退,“更是無稽之談。”他說。翻看上半年15家上市企業的半年報,僅有4家出現負增長,其余11家全部直線上升,甚至索菲亞(20.32, 0.00, 0.00%)上半年營業收入出現同比48.07%的增幅。
“這說明,這個行業正處于上升階段。”潘守正說。按照他的觀察,通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如今的家具行業已經進入了“心智營銷階段”。在最初的十年,家具行業處于“工廠階段”,“只要生產,就能賣出去”;十年前,家具行業隨著經濟的發展也發生了轉變,進入了“市場階段”,即只要有合適的渠道,就能賣出去,這也是前幾年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火爆的原因。“那時候紅星美凱龍的招商經理特別驕傲,商戶求著他們才能進。”
在這兩個階段,皇朝家私都曾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然而,進入“心智階段”,皇朝家私原有的模式就顯得落后了。
?“現在,當一個品牌能夠代表一個品類的話,就說明這個品牌做得非常有價值,而且掛靠越緊密、越明確,就越有價值。”潘守正告訴新金融記者,例如海爾,已經二十年了,每當我們想到海爾,首先想到的是海爾的冰箱、洗衣機,但事實上,海爾還在做整體家電,消費者很難一下子說出來。
“這就是發展全品類的弊端,消費者在購買時,只能記住某一品類的行業前幾名,比如沙發,他們可能一下子想到的是左右沙發、利豪沙發;衣柜可能一下子想到的是索菲亞衣柜。”他說,“而皇朝家私這幾十年恰恰是在發展自己的全品類家具,每年都會引進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品種,光靠代言人去推廣,消費者早已不買賬。”
?而事實上,就在今年初,為了擴張產品線,皇朝家私還曾搞掉英國皇室沙發“DURESTA(帝瑞斯特)”、意大利頂級家居品牌“TRECI(特瑞琪)”,同時,今年以來還大手筆逆勢收購了“麗瑰媛”、“喬弛”等國內高端家具品牌。不僅如此,皇朝家私還聘請了國際咨詢公司進行戰略研究,現已開發出主打中高端的“薩蒂沙發”、主打電子商務的“愛尚平方”等多個品牌,上述動作表明,皇朝家私還在向多品牌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