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不同的木種輪番“當紅”,而每一次都有“替身”出現,而某些木種價格暴漲,也往往因為其與某個名貴品種相似。謝建揚透露,最近有商家用東南亞白酸枝冒充黃花梨,兩者外表近似,而白酸枝經過藥水漂浸,與黃花梨相似度可達八九成。同時,白酸枝還可以用于冒充紅酸枝。
另外,市場還“時興”用南美紅檀冒充緬甸香花梨,前者價格為6000~7000元/噸,后者為3萬元/噸,據了解去年紅檀香木當紅就是因為迎合了作假的需要。
“近幾件被熱潮的崖柏也是被仿的‘重災區’。有點香味的就是‘崖柏’了。”謝建揚說,土柏、坡柏、崖柏在市場上已經被混為一說了,只要是歪歪斜斜的、變種、有“瘤”的都可能賣天價。
在很多行家看來,土柏、坡柏和崖柏有天差地別,材質、性質不一樣,價格差別巨大,而市場上看到的多數都是土柏和坡柏。土柏、坡柏質量疏松、油性差,作為工藝品把玩后會顯得干枯、粗糙,香味也漸失,而崖柏適合作為玩賞的工藝品。
行情:樓市向好未促紅木市場走高
繼工藝品以次充好消息之后,知名紅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