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關于家具質檢結果的新聞見諸于各報端,家具行業已然掀起了一股“質檢”風潮。通過對各類質檢情況的綜合整理發現,我國家具市場還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家具整體合格率低、兒童家具不合格率高、高端木質家具質量不一定好等等。隨著問題公之于眾,相信將對家具行業發展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
一半家具質檢結果不合格
家具品牌繁多、價格趨高,但質量卻令人擔憂。近日,根據上海抽檢本市42個批次中高檔木制家具和綜合類家具,竟有2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50%。除耐香煙灼燒、標識一致性、木工要求等問題外,部分家具出現甲醛釋放量超標的尷尬。不合格家具涉及皇朝、健威、愛迪爾、愛舍、法朗仕等知名品牌。
高檔木制家具質量不一定“高檔”
高檔木制家具的質量卻不“高檔”,主要問題在于家具明示的木材名稱、用料比例等信息與實測不符。經對高檔木質家具的檢測,有的家具產品標明的主要用料是鞋木(紅翅木),實測主要用料里卻“摻”了人造板;有的基材明示為胡桃楸木,實測基材里有榆木。根據家具標識一致性的要求,產品中主要使用的木材名稱(包括實木貼面家具的基材)及人造板類別、其他木質材料名稱及其使用部位,應與產品標識、使用說明中明示的一致。
兒童家具抽查近五成不合格
當前,我國質量安全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從1994年的69.8%上升到2014年的92.3%。但是,與先進國家相比,從人民群眾對質量安全的需求和評價看,我國質量安全發展水平還有明顯的差距。根據近3年國家監督抽查結果表明,一些產品的抽查合格率明顯偏低。例如,移動電話、熒光燈平均抽查合格率分別為71%和72%,旅行箱包、信息設備用不間斷電源平均抽查合格率只有64%和59%,而涉及兒童安全的兒童家具平均抽查合格率只有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