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屢曝質量丑聞
更讓人驚詫的是,富安娜與雅路家紡并非“一不小心”著了抽檢的道兒,“偶然”出現產品不合格。盤點近年來各地質監部門的抽檢公告,發現這兩個品牌早有質量“前科”,甚至可稱為質量黑榜上的常客。
富安娜曾經于2010年上海市質監局發布的《2009年第4季度上海市毛巾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中,因一款浴巾吸水性、pH值不合格而登上質量黑榜,雅路家紡則從2013年7月到2014年9月創造過14個月7次曝出質量丑聞的紀錄,就在此次曝出產品不合格之前的1月28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發布的《市工商局發布床上用品質量抽檢情況》中,一款標稱商標為“雅路家紡”、標稱生產企業為“東莞市雅路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規格型號為“200×230 230×250 48×74”、生產日期/批號為“6938323026114”的簡約(簡約裝修效果圖)提花四件套因“斷裂強力”不達標而被判不合格,算上2016年初的這兩次質量事件,雅路家紡登質量黑榜紀錄,刷新為四年9次上榜!
除了富安娜和雅路家紡,家紡品牌中著名的水星家紡、羅萊家紡、夢潔家紡(7.40, -0.21, -2.76%)也同樣曝出質量丑聞。其中水星家紡2013年便因多次曝出質量問題而無緣上市,并在2014年、2015年相繼登上廣東省工商局、黑龍江省工商局發布的質量黑榜;羅萊家紡在2013年“3·15”前夕被列入江蘇省工商局不合格名單;夢潔家紡2014年登上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質量黑榜時,還曾曝出與富安娜、羅萊家紡互掐的“微信門”,成為當年業內一大鬧劇。
“家紡產品質量感觸不明顯,如果不去做檢測的話,消費者很難知道是否達標,這就導致很多品牌都是瞎湊合。”愛軟裝CEO林周勇如此分析大品牌屢曝質量丑聞的原因。
價格戰背后現品質危機
大品牌應該相當重視自己的產品品質,尤其是富安娜、雅路家紡等著名品牌。可它們屢次成為質量黑榜主角,原因何在?業內專家認為,家紡行業越陷越深的價格戰,讓著名品牌也不得不以犧牲品質為代價。
為了在價格戰中爭奪市場,富安娜2015年“雙11”就曾曝出虛構“專柜價”、涉嫌價格欺詐的不正常行為。根據北京商報記者的調查,富安娜“雙11”期間天貓官方旗艦店標示的打折基準價——專柜價,既非線下實體店專柜的產品價格,又不符合跟隨商品價格標簽上的價格、物價局等國家法定機構核定的價格和9月1日-11月10日期間該商品在天貓未做促銷情況下的最低價格,其“雙11”期間創造的1.28億元天貓銷售額和位居家紡類產品前三名的行業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子虛烏有的“專柜價”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