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調攝。人的精神狀態和情志變化,與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高血壓病人在大喜、大悲、盛怒、驚恐時,常使全身血管過度收縮,血壓突然升高及腦血管活動失調,導致腦溢血的發生。因此,高血壓病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情緒的相對穩定。
二、調理飲食。高血壓病人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芹菜、蘿卜、蘋果、山楂、西紅柿等。上述食品含有大量維生素C,能改善脂類代謝,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時能增加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要食用植物油,盡量少吃或不吃動物油、肥肉等。因動物脂肪可使人發胖,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攝鹽量應適當控制,過多進鹽可造成體內鈉離子的潴留,使病情加重。還要忌食過度辛辣刺激的食物及暴飲暴食。貪杯狂飲,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引起腦血管破裂。
三、慎于起居。強體力勞動或超量運動可使心臟排血量增加,全身肌肉收縮,腹壓增高,血液相對集中于較大血管,引起血壓升高而誘發中風。因此,高血壓患者應戒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尤其是從事腦力勞動的高血壓病人,更要注意白天適當休息,夜間保證睡眠。高血壓病人的心臟儲備功能較差,腦血管對腦血流量的調節功能減退。當體位突然改變時,如久蹲后突然站起,睡醒后突然下床,猛然回頭等會產生腦急性缺血缺氧,而發生暈厥、摔傷,故體位改變時應注意動作緩慢。高血壓病人冬季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天氣變冷時應及時加衣防寒,尤其是寒潮到來時,血壓往往會突然升高,容易導致腦出血、腦血栓等危重并發癥。另外,高血壓患者切忌久蹲用力排便,否則,可使腹壓增加,血壓突然上升而誘發中風。如大便干燥時,應服用果導片或使用開塞露等通便藥物,平時要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另外,性生活也十分消耗體力和能量,高血壓病人要有所節制,防止在性交中發生意外。
四、合理用藥。高血壓患者,應堅持長時間有規律地服藥,但若血壓下降過快、過猛,則可導致腦血流量不足,促進腦血栓形成。因此,服用降壓藥應從小劑量開始,使血壓緩慢下降,以后長期鞏固,保持平穩,減少波動。不論服用何種降壓藥,必須遵醫囑行事,不可自作主張隨意服用,不可隨意減量、加量或停藥。應用每一種藥物前,必須向醫生詢問清楚用法、副作用等,還要搞清怎樣減少和避免副作用。使用降壓藥后應注意定時測量血壓,根據血壓的改善程度調整服藥的劑量和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