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醫局稱治療性足療可報銷;市人保局表示,醫院將足療納入醫保是違規行為
“足療”是否是特色中醫治療項目,是否能醫保報銷?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明確表示,足療不屬于北京市醫保報銷范疇,近期也未計劃將其列入醫保范疇。而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昨日稱,在正規醫院內,“足療”應為“足底反射治療”,屬于特色中醫治療項目,目前在北京定點醫院,確定已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近日,有報道稱,目前,正規中醫醫院已推出中醫足療、足浴、藥浴等服務,并且與市面上的保健項目不同,以治療為主,一人一方,一次僅15元,可醫保報銷。在一家中醫院足療室,人員分兩類,一類是執業醫師,負責給病人診斷,明確治療方法;另一類是經過勞動部門考核合格持證上崗的足療技師。一位患者稱,這里的足療能進行醫保報銷。
說法
市中醫管理局
足底治療不同于足療保健
醫院將確保由醫生為患者提供中醫特色治療
昨日,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醫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媒體報道所稱的中醫院“足療”,應為“足底反射治療”,它和針灸、按摩、中藥泡洗治療等,都屬于特色中醫治療項目,目前在北京,確定已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但該負責人強調,“足底反射治療”是一個治療性項目,必須是在正規醫院內,由取得執業資質的中醫醫師向患者提供,“和目前市場上的足療保健是兩回事”。
至于具體中醫醫院目前開展的中醫“足療”服務,是“足底反射治療”,還是保健性的足療,該負責人稱,還有待進一步的調查。
一家提供中醫“足療”服務的中醫醫院醫師介紹,醫院提供的“足療”,的確是治療性的。首先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開出中藥方劑泡制浴足湯,再由醫生進行足部穴位按摩,治療不同疾病。
不過,該醫師坦言,一些特色中醫治療項目前還處于探索推廣階段,所以,在服務開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足療技師為患者服務的現象。現在,醫院已經按照衛生和人保部門的要求,在進行改正和完善,確保為患者進行中醫特色治療服務的,都是醫生。
市人保局
足底按摩不在醫保范圍內
表示若有醫院違規將足療納入報銷,將會受處
此前,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明確表示,足療不屬于北京市醫保報銷范疇,而且近期也沒有將其列入醫保報銷范疇的計劃。如果醫院將足療納入醫保報銷,屬于違規行為,將會受到相應處理。據悉,此前市人保局也曾查處過醫院將“足底按摩”費用調換成醫保可報銷項目的違規行為。
但如果該醫院所謂的足療項目屬于市中醫管理局所述“足底反射治療”,是否屬于醫保報銷范圍,昨日,市人保局醫保處負責人沒有做出答復。據悉,目前北京市基本醫保診療項目及服務設施含5000個項目,但只有范圍庫,沒有具體目錄,因此無法對應查詢。
據了解,中醫的“足底反射治療”和市場上推行的足底按摩不同。在2001年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衛生局、市中醫管理局發布的相關通知中就曾提出,治療性中醫傳統診療項目“暫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范圍”,待制定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時,經專家認定后,將列入甲類目錄范圍。
目前,全國很多省市中,“足底反射治療”屬于中醫及民族診療項目,和推拿一樣,都已納入醫保范圍。
聲音
如用于治病希望能報銷
“如果是屬于中醫治病領域,醫保為什么不能報銷呢?”昨日,市民杜小姐認為,被廣泛質疑的“足療納入醫保”中的足療是指市場上足療按摩機構的“享受”行為,而不是指治病行為。
她表示,如果是作為正規醫院開設的“足底反射治療”,作為中醫治療的一種方式,市民還是希望能將“足療”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之內,為參保病人減輕負擔的。(魏銘言 溫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