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做飯、喂飯、倒茶水……像往常一樣,昨日,家住東風路東風二村小區的梁幸誼“循環式”地忙開了一天的活。因妻子患腦梗塞、腦萎縮等腦病,過去14年,從飲食起居到戶外活動,梁幸誼像保姆一樣不離不棄照顧著。本期街坊故事會,講述保姆丈夫梁幸誼照顧妻子的故事。
結婚時他就知道她有腦病
在東風二村居民小區,要找到梁幸誼比較容易,因為多年悉心照顧妻子,他的感人事跡在小區家喻戶曉。走進梁幸誼家,簡陋而昏暗的房間內,妻子舒利華坐在桌子前,從刻板的神情看得出病情比較嚴重。
“結婚時,腦病就有一點點,只是不太現形。腦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那是下崗之后。”梁幸誼回憶起妻子的病史。今年58歲的梁幸誼,曾是城區一家水泥電桿廠的職工,妻子則是長沙汽電的一員,從事包裝等簡單活,1996年,因單位改制,舒利華提前內退,其腦病隨后不斷加重,到第二年,生活幾乎不能自理。
“醫生診斷后說不好治了,沒辦法,只能我來照顧了。”梁幸誼說,從剛開始的單位工作兼顧,到7年前自己下崗,他當起了妻子的全職保姆。
一年365天他圍著妻子轉
從早晨起床穿衣服到洗漱上廁所,從買菜做飯到喂飯,從攙扶到戶外散步到洗衣服,一直到晚上洗臉洗腳或洗澡,過去這些年,梁幸誼每天圍著妻子轉,像保姆一樣照顧。
“飯如果不喂,她要么呆呆地望著,要么半天還沒吃上一口,我就干脆喂她。”為讓腦病妻子吃上熱飯熱菜,梁幸誼這種照顧妻子的方式一直保持至今。
梁幸誼告訴記者,這些日常照料已習慣了,自然也就能堅持下來,要說有點難受的事,除了無法和妻子交流外,就是妻子晚上睡在床上隨意拉屎拉尿了,有時,又是深夜天氣又冷,讓他清洗起來尤其費勁。
為了讓妻子的病情盡量不惡化,白天,他堅持攙扶著妻子在小區走動。通過過去這些年的悉心照顧,如今,舒利華病情比較穩定,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10余年堅守感動居民
梁幸誼悉心照料腦病妻子,早已在社區成為佳話。“10多年一直是這樣精心照顧,真的不容易!”作為同小區的居民,王愛華被梁幸誼的事跡深深感動。
據鄰居介紹,目前,梁幸誼自己身體也多病,他和妻子靠著微薄的退休金過日子,加上日常的醫藥費,家庭經濟條件拮據。為此,鄰居們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送點好吃的菜什么的,逢年過節,社區也經常送上愛心。
“再苦再累還得堅持,因為她是我妻子!”幾句樸實的話,道出了梁幸誼對未來堅守的信心。(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