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蒙丹)5月15日是全國第19個碘缺乏病防治日,陜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西部網聯合直播的在線訪談節目特邀請到陜西省鹽務管理局副局長李明和省鹽務管理局鹽政處副處長何衍軍,與網友們暢談“碘鹽那些事兒”,向大家介紹食鹽加碘和消除碘缺乏病知識。
碘缺乏可導致永久性障礙
碘是人體生長所必需的元素,如果體內碘缺乏,除了會患上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汀病外,還會影響胎兒腦發育,導致兒童智力和體格發育遲滯或永久性障礙。
我國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的國家之一,絕大部分地區不同程度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脅人口7.2億,曾有甲狀腺腫大患者3500萬人。
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我省通過食鹽補碘,已經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但由于人類生活缺碘是永久性的,所以我們必須堅持長期食用碘鹽。
一天吃鹽6小勺最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碘營養適宜攝入量為每人每日200微克左右,按照我國2012年3月新調整實施的食鹽含碘量,我省從過去的35毫克/公斤下調到25毫克/公斤,也就是說成人每日攝入食鹽的量應該控制在6克左右,大約六小勺鹽,這個量不單單指一日三餐,而是包括零食等一天中的所有食物。李明還特意提醒說,北方人吃飯口味偏重,一般都會超出標準,所以我們要提倡少吃鹽,吃好鹽。
何衍軍也補充到,“如果一日三餐在家里吃飯,控制一個人攝入量六小勺,在這個范圍內,除了這六小勺,如果在外頭吃了零食,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就超了。”
防止碘揮發 確保科學補碘
由于食鹽中的碘遇高溫、潮濕和酸性物質時,容易分解揮發,碘一旦揮發,碘鹽就失去了補碘的意義。為確保“科學補碘”的效果,每個家庭都應該掌握和了解正確、科學的購買、保存和食用碘鹽的方法。
一是在購買碘鹽時應該到具有食鹽零售資質的超市、商店或碘鹽銷售網點購買食鹽,千萬不要購買非正規渠道的食鹽,防止劣質鹽、無碘鹽對自身健康的危害。正規的碘鹽必須是小包裝,包裝袋有碘鹽標志,防偽商標,食鹽感官色白,顆粒均勻,具有較好的流動性,購買時要辨認清楚。
二是購買的碘鹽要妥善保存,碘鹽加蓋,置于陰涼、干燥、遠離灶臺(熱源)存放,避免日光直射、吸潮和高溫影響。購買的小包裝碘鹽,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做到隨吃隨買。
三是為防止碘揮發,烹飪時不宜過早放入碘鹽,宜在食物快熟出鍋時放入,避免用碘鹽爆鍋、長時間燉、煮,以免碘受熱揮發而失去補碘的作用。
亞硝酸鹽是食品添加劑
近幾年在全國和我省發生過多起誤食亞硝酸鹽引起中毒的事件,那么什么是亞硝酸鹽?為什么亞硝酸鹽頻頻惹禍呢?
亞硝酸鹽是無機化物的總稱,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與我們平時吃的食鹽沒有任何關系。部分消費者之所以把亞硝酸鹽和食鹽搞混,是因為兩者在外觀和口感上略有相似。如果人食入0.2到0.5克亞硝酸鹽就可能引起中毒。
李明說,“要想避免面誤食亞硝酸鹽,辦法非常簡單。一是購買食鹽的時候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店去,購買時認準有關碘鹽標識。二是看外觀:食鹽一般呈白色,而且一般不容易變色。亞硝酸鹽不像食鹽那么白,放置一段時間以后顏色會微微變黃。”
搶鹽防輻射既沒必要也不科學
曾一度流傳吃碘鹽防非典、防輻射的謠傳,2003年和2011年全國和我省發生了兩次大面積的食鹽搶購風波,一度造成食鹽市場供應緊張,李明告訴大家,發生這樣的問題既沒有必要也不科學。
我國是世界的產業大國,原鹽產量可達到8000萬噸,食鹽年銷量800萬噸左右,僅占全國產能十分之一,我省是鹽資源大省,陜北鹽資源儲量達到6萬億噸,我省產量達到130萬噸,所以豐富的鹽資源和巨大的產能完全能夠保證食鹽市場有效供應,2007年以來為了有效應對突發事件、自然災害和食鹽市場異常波動,省政府建立1.9萬噸食鹽應急儲備,再加上全省鹽業部門自己保持的兩個月以上的正常儲備,實際上我們省食鹽正常儲備是在三個月以上,確保了我省食鹽市場正常供應和應急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