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月16日電 (范麗芳)16日,在太原市急救網絡協作醫院院長座談會上,山西十余家醫院與太原市衛生局簽訂急救網絡醫院惠民服務承諾書,承諾對所有急救患者一視同仁,不拖延不推諉,嚴格執行先救治后收費。
院前急救被認為是減少死亡、降低傷殘率的關鍵環節,但由于種種原因,當患者被120急救車送至醫院,無法得到及時治療。16日,太原市人民醫院、萬柏林區中心醫院、晉源區人民醫院等負責人針對急救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為提高急救質量,參會的十余家醫院承諾,對生活困難人群提供各種醫療減免費服務;院前急救人員在出診過程中積極主動幫抬病人;主動承擔所在區域急救義務抬擔工作;禁止各種亂收費;禁止醫務人員利用服務之便非法收取財物或謀取不正當利益。
太原市急救中心主任唐新宇介紹,“目前中心正在逐步與太原各級醫院成立專家會診中心,建立綠色通道,解決日常尤其夜間患者無法及時住院、專家不能到達現場救治、患者發病到手術室時間長等困難,縮短急救時間,實現院前、院內救助無縫連接。”
太原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86年,現有15個急救站點,急救車輛45輛。“近年來,太原市急救中心在救死扶傷、保證民眾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方面做出突出,特別是在突發公共事件中,及時處置,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殘、死亡及惡性事件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太原市衛生局局長郝寶清在會上坦承,根據人口數與急救站設備的配備比例,太原市急救中心的人力物力財力明顯不足,人員穩定性差,“應加大對急救中心的支持力度。”
此外,因山西處于地震多發地帶,高危行業眾多,唐新宇和他的團隊正在各領域、各行業展開普及自救互救知識的培訓,以期培養更多的“第一目擊者”,儲備社會救援后備力量,“讓每個人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