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胎瘤一旦確診,必須爭取早期手術切除
高齡媽媽懷孕檢查,發現胎兒腹部有腫塊,寶寶出生后很愛哭鬧。檢查發現,寶寶腹部腫處原來是一個罕見的腎上腺畸胎瘤。日前,寶寶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實施腔鏡手術,完整取出腫瘤。
王女士來自重慶,前年,她以39歲的高齡成功懷孕,一家人欣喜若狂。不料,懷孕到8個月,正在老家養胎的王女士出現早產癥狀,被送入醫院保胎,隨即在B超檢查中發現胎兒腹部有一個腫塊,當地醫院的醫生擔心是腫瘤,曾力勸王女士謹慎,最好放棄胎兒。不過,因為年齡的緣故,王女士與家人決定博一把。2013年下半年,男寶寶小林出生了,雖然早產了半個月,但身體無異常,還算健康,年已四十的王女士非常開心。
育兒煩惱事卻接連出現——小林出生后10個月內,總是發燒感冒、哭哭鬧鬧,全家人的生活被搞得一團糟。王女士細心觀察到,寶寶還會經常用小手摸肚子。這時,她刻意忘記的懷孕時寶寶腹中有腫塊的事再次浮上心頭。
小林被帶到醫院就診,經過詳細的檢查,很快被確診為腎上腺畸胎瘤,“長在這個位置的畸胎瘤非常少見,小林的畸胎瘤長至6cm×4cm,已經壓迫到腎部,右腹部已有明顯突出。而且孩子這么小,很可能隨著發育畸胎瘤出現癌變。”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楊國勝說。
據相關文獻報道,腎上腺畸胎瘤非常罕見,全國僅見個位數報道。
患者小林還沒有滿1歲,各項器官發育都不成熟,體內操作空間狹窄,而且畸胎瘤與旁邊的組織粘連度高,距離下腔靜脈不到1cm,這都加大了手術難度。經過泌尿外科全科會診后,楊國勝決定用腔鏡手術,開三個鑰匙孔大小洞口,為小林“開洞”取瘤。在經過3個多小時的鏡下作業后,成功在小林右腎上方取出了6cm×4cm的畸胎瘤。目前,小林已經康復出院。
楊國勝介紹,畸胎瘤一般在孩子出生時就有,小兒特別是新生兒、嬰兒最為常見,常為無痛性腫塊。如腫瘤較小,部位隱蔽,且無癥狀,多在年齡較大時才發現。
楊國勝提醒,畸胎瘤一旦確診,必須爭取早期手術切除,以避免良性畸胎瘤因耽擱手術而導致腫瘤惡變,同時可預防腫瘤感染、破裂、出血及并發癥的發生。(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