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保證休息與睡眠抑郁癥患者經常發生睡眠障礙。家人在患者生活計劃的安排中,要求患者白天應盡量不臥床,可用堅定、溫和的口氣鼓勵患者下床活動,從而使患者晚上能獲得充分的休息;對入睡困難或半夜醒來不能再入睡者,可按醫囑適當給予幫助睡眠的藥物,以達到減輕焦慮和入眠;另外,采用一些放松術幫助患者放松,如洗熱水澡、聽輕松音樂、肌肉放松運動等促進患者放松;減少或限制喝含酒精的飲料,以及咖啡、濃茶等有中樞興奮作用的飲料,可在睡前喝些牛奶或睡前進食少許點心。
3.1.6協助完成個人衛生由于患者精神活動抑制、疲乏、缺乏興趣和低自尊而忽略自己的個人衛生。家人要協助搞好個人衛生的同時,應鼓勵患者自己完成,避免助長患者的依賴性和強化了患者的無能力感。
3.1.7鼓勵患者參加體育活動體育活動可釋放能量,產生健康的感受和有控制力的感受及成就感。同時,身體的健康能促進精神健康。鼓勵和陪伴患者參加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體操等運動。通過運動使患者產生健康感受、自尊和成就感。但在安排活動時宜從簡單、容易完成、體力消耗少的活動開始,并選擇與患者工作有關的,能增加信心的活動。
3.2心理方面的家庭護理
3.2.1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人需以和善、真誠、支持、理解的態度,耐心地協助患者,使患者體會到自己是被接受的,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沒有用、沒有希望。當患者說話時要努力傾聽,不催促患者回答,或打斷患者談話。有時也可采用沉默的方式陪伴患者,讓患者有安全感,以幫助建立良好的護理關系。
3.2.2家人應重視患者的感受應鼓勵患者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之感到被尊重,并學習自我表達,提升自我價值感。家人的熱情、耐心和循序漸進地護理將會成功地幫助患者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相反,如護士不在意或輕視患者的談話,則會阻礙患者表達他們的感受。
3.2.3幫助患者提高自尊抑郁癥患者經常感無用、自卑,患者的這種感受常由于負性的認知、負性的自我評價、失敗的經驗、缺乏正性的反饋和被拒絕造成。患者表現難于接受正性的反饋、孤立、對自己或他人過多指責、害怕失敗、不能明白自己的成就和為自己設立不恰當的目標。
3.2.4協助患者作出決定抑郁癥患者因精神活動障礙,使得做決定及開始行動有很大困難。患者常是依賴、順從別人,所以要鼓勵患者了解自己的愛和恨,維護自己的權利。在初始,可以暫時替患者做決定,減輕其負擔。以后,應逐漸地讓患者學習獨立做決定和擔負起責任。
3.3預防患者自殺的護理患者在極度抑郁時,常有自殺意念。抑郁患者在最嚴重時,可能沒精力去執行自殺行為,而最有可能付諸行動的是在恢復期,即患者的抑郁開始減輕時。因為精神運動遲滯的恢復較思想恢復快,當患者的精神運動遲滯得到緩解后,就可能把自殺意念變成行動。所以,在恢復期,家屬應更加注意患者的安全。多數患者在自殺前都有一些先兆,如行為突然改變,將自己的財物送人,流露出自殺意圖或情緒突然好轉等。因此,要鼓勵患者參加集體活動,而不是限制患者環境。這樣才能讓患者感到被關心、被尊重。抑郁癥的患者最嚴重的后果是自殺,囑家屬一定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