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比預產期約提前1個月生產
多數懷過程順利的雙胞胎媽媽,會在懷孕35~37周時生產,比預產期約提前1個月,有些胎兒則會更早出生。所以,進入懷孕30周左右,雙胞胎媽媽就要多休息、多留意身體狀況。
8。提早準備嬰兒用品
雙胞胎媽媽最好在懷孕六七個月左右,就將大部分需要的新生兒用品準備好,可避免因寶寶提早出生而手忙腳亂。另外,越到懷孕后期媽媽行動就越不方便,出門購物也更需注意安全。
Part 2 產檢及生產方式
雙胞胎妊娠屬高危險妊娠,在孕產過程中媽媽及胎兒可能遇到的狀況會比單胞胎妊娠來得多。所以,如果你是雙胞胎媽媽,那么就更需要從生活、產檢等各方面來注意自己及胎兒的健康。
1。增加產檢及超聲波次數
雙胞胎是屬于高危險妊娠,除了遵照基本的產檢時間做檢查外,醫師會依孕期的狀況增加產檢及超聲波的檢查次數。早期檢查的增加,有利于流產危險性及雙胞胎類別的評估。而懷孕中后期檢查次數的增加,對評估并發癥的產生有很大幫助。
另外,因為一個肚子要住兩個胎兒,有時會出現胎兒相互擠壓的狀況,或因血流相互影響,而使其中一個胎兒出現生長遲滯,甚至死亡的問題,所以,孕期中、后期除了增加產檢次數之外,必要時也會安排高層次的超聲波檢查,以掌握胎兒發育,及早發現問題,做最適宜的醫療處理。
2。注意妊娠糖尿病及高血壓
雙胞胎孕媽媽比一般孕婦更易發生妊娠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壓等并發癥,并發癥的出現會影響媽媽及胎兒的健康,甚至增加胎死腹中的危險,所以,孕媽媽每次產檢都應該注意是否有尿糖及尿蛋白的問題,并注意血壓的數值。如果已開始出現異常現象,除了要積極進行飲食控制及必需的藥物治療外,必要時還需住院治療。
3。早產高危人群
雙胞胎妊娠是早產的高危人群,如果胎兒太早出生,由于很多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即使依靠現代的醫療技術,后遺癥的產生幾率還是較高,所以,準媽媽察覺自己出現早產征兆時,就要立即臥床休息,并盡快就醫,必要時甚至要住院治療。如果住院安胎,醫師會密切監控媽媽及胎兒健康,并盡量安胎至較大周數,以減少早產并發癥的產生。能夠安胎到超過32周甚至接近足月是最為理想的狀況。
4。選擇合適的醫院產檢及生產
雙胞胎妊娠建議選擇在中大型的醫院產檢及生產,特別是懷孕過程中已出現異常狀況的媽媽,最好選擇有能力護理早產兒的醫院。如果媽媽懷孕過程一切順利,胎兒成長也都正常,經產檢醫師同意后,可在一般診所產檢,但生產前可再與產檢醫師討論生產醫院的選擇,或多聽聽其他醫師的建議再做決定。
早產的征兆
持續性的子宮收縮,感覺肚子出現密集的緊繃感。
陰道出血。
下腹悶痛,有下墜感。
持續性的后背酸痛。
異常陰道分泌物或破水現象。
5。生產方式的選擇
胎位正常 董宇紅醫師表示,如果兩個寶寶的胎位正常,懷孕周數達到32周以上,胎兒體重超過1500克,媽媽也沒有其他異常,經產檢醫師評估后,可以選擇自然產的生產方式。因為自然產產后恢復快,而且經過產道的擠壓,寶寶的肺功能會比較好,但有些媽媽即使胎位正常,卻仍對自然產存有疑慮。其實,有很多胎位正常的雙胞胎媽媽都能以自然產的方式安全生產,而且醫師也會視生產過程中的變化改變生產方式。
胎位不正 如果雙胞胎其一或兩個都有胎位不正的情況,或胎兒有生長遲滯等其他問題,如經醫師評估有不宜自然生產的情況存在,則建議剖宮產。所以孕媽媽及家屬應和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并且安全的生產方式,詳細了解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問題。(文/高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