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鼻痘引發高燒、頭痛
29歲的陳先生日前因為擠鼻頭痘痘(簡稱鼻痘、鼻癤)后出現鼻尖紅腫、高熱、頭痛等癥狀后被家人勸去就醫。他自述,就醫前一天發覺鼻尖有點腫痛,還摸著一顆硬痘痘,心里覺得難受,便將痘痘內容物擠了出來。不料,當天晚上他鼻尖傷口痛得厲害,洗臉時發現整個鼻尖又紅又腫,還能感覺到類似脈搏的跳動感,體溫似乎也在升高,頭更是隱隱作痛。
“前鼻鏡檢查就看見鼻前庭皮膚破潰、紅腫,細菌乘虛而入引發的化膿性感染。加上病人不知究竟,還用手擠壓,導致感染擴大,病人到院時體溫為39.4℃,并伴有頭痛癥狀,鑒于情況比較嚴重,建議住院治療。”武警醫院耳鼻咽喉中心董玉禮教授告訴記者,一看患者的鼻尖紅腫就知道是挖鼻子或拔鼻毛引發的感染,這是鼻癤常見的發病原因。
董玉禮介紹,鼻癤是指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化膿性炎癥,多發于年輕人,它多長在鼻前庭部,也有在鼻尖或鼻翼兩側,此處被稱為危險性三角區。不少人以為痘痘擠掉就沒事,殊不知,用手擠、指壓或者不干凈的器具去挑破,則可能造成感染范圍擴大,侵入腦顱,危及生命。
亂擠鼻痘有丟命危險
專家稱,鼻部的痘痘一旦擠壓,容易感染,感染也容易蔓延,引起多種病征,甚至致命!據了解,由于鼻癤生長的部位組織少,皮膚與下面的結締組織粘連得比較緊,當皮膚發炎腫脹時,張力擴大,牽扯到神經末梢,這就是鼻癤引發疼痛的原因。除了疼痛會蔓延,感染也會以綠豆般大的紅色隆起為圓點,輻射周圍,一旦擠壓,就會導致感染擴散。
董玉禮還稱,鼻癤之所以可以致命,是因為引起了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發生在從鼻根到兩側嘴角的三角形區域的‘面部危險三角區’,這個三角區有豐富的血管,血液可以上下流通,通入顱內的海綿竇,擠壓鼻癤,則可能把感染擴散致海綿竇,引起竇壁發炎,使血液滯留凝結形成血栓,形成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他指出,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的表現為寒顫、高熱、劇烈頭痛,除了局部紅腫、發熱疼痛外,還可引起眼部水腫、眼球突出、失明等現象。倘若進一步發展,大量的細菌與毒素進入到全身血液,導致發生嚴重的敗血癥及膿毒血癥或腦膿腫,救治非常困難。
“危險三角區”長痘早期控制不難消
專家指出,鼻癤其實不難治療,只要在發病初期鼻癤未熟的時候,涂外用藥、服用少量抗生素,一般3-5天可消除。
另外,中醫認為“危險三角區”長痘表示可能有胃腸不適,甚至長期便秘。長期吃辛辣、油膩食物或嗜酒,就會導致胃腸蘊熱,引發消化不良、口干、口臭、便秘等問題,而且還容易在鼻頭、唇周及三角區周圍出現痘痘。因此,對于腸胃不好的人,應該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多喝水,多吃蔬果等纖維素高的食物,還可每天晨起即喝杯淡鹽水,促進腸胃蠕動排便。(搜狐健康)